原标题:新时代·新语境·新思维·新水墨 ——读王华明先生作品有感
早在10年前,刘国松、陈家泠、尚辉、仇德树、陈久等人即在上海发起了对新水墨的讨论,并有了首届上海新水墨大展。当下人们对水墨当代性的界定,较多聚焦于承袭传统绘画融入当代特征,并以水墨作为媒材创作的艺术作品。新,是否就意味着与旧的完全割裂? 中西对“新水墨”莫衷一是的定义更让这个概念变得边界模糊。
尽管如此,十多年来,对于新水墨的实践并未停止,不论从纵横两端,艺术家们的创作对应着现实和内心两种关照,亦没有离开具象和抽象两类表达。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王华明先生有着自己对新水墨的阐释:无论是传统水墨抑或新水墨,画家融于水墨中与笔端的都是“中国精神”,毕竟水墨,或者更确切地说,笔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亘古不灭。这种解释,应合时代,为新水墨找到了确切答案。
王华明,中国人大法律系毕业,专业特点让其有了思维缜密,富于理性和逻辑推理;但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研究生班学习,又让其理性与感性并存,情感细腻而富激情。这种双重性格的塑造,让其选择了寻阳春白雪,另辟溪径的艺术之路。
再新的水墨也离不开传统,是从传统中继往开来,是继承,是发展,是超越,是留一个时代的符号,烙一个时代的印迹。王华明作品追求的是古人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体系,这也是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绘画理念指导其创作出了《莫名其妙》《曲终人散》《山海经》等许多作品。如《莫名其妙》作品,以纯水墨在支离的画面间,以不规则的线条,用浓淡墨的润染,如宇宙混沌之时盘开,有盘古开天之意。不规则的人物造形和画面形成了一种统一,是一种哲学上的思,是一种美学上的意,也更是心灵上的一种慰藉,是宇宙万物灵气之凝聚。
色彩是语言的凝炼,水墨有情感的交激。作品就应该反映当下艺术趋势,和时代节拍,以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定势、新的艺术语言展现,笔墨当随时代,赋时代意义。王华明的法律专业让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哲学素养,以及后来美术专业研究生班学习让其对书画的意境达到了一个高度,在吸收中国书画运笔、色彩的基础上,又将西方现代艺术的元素糅入其中,更加倾向于主观化。
“三人师,必有我师焉。”孔子这一哲学思想在王华明身上有了证验,也使其作品在中国传统意境和西方色彩构成中达到和谐统一,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其作品吸取了纳比派大师皮耶·勃纳尔(Pierre Bonnard)对光、色,维亚尔爱德华(Edouard Vuillard)画面灰色调的把握、主客体与空间关系的处理,后印象派大师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笔触及强烈主观色表达情感世界的震撼效应,保罗·高更(Paul Gauguin)用色彩的野性与理性和象征性,表达内心世界的妙处。
“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王华明先生更愿与同仁一道共创艺术百花园,共迎艺术的春天。
王华明
国家一级美术师
独立策展人,著名艺术家
诗人、画家、演员
现任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副主任
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副主任、
全国美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兼评委
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主任委员
中国延安文艺协会会员
中国文联首批注册文艺献爱心志愿者
315中国文化与教育品牌联盟副主任
中华艺教馆馆长、星光美术馆馆长
长沙民政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北京大学牛铒商学院专家顾问
北大博雅华东经济发展课题组文化创新指导教授
2014年文化部中国文化集团
参与美丽中国名片丛书组委会美术编委
2015、2016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创意达人
2018中国教育电视台全球华人春晚评委
联系邮箱:1363449948@qq.com
支持单位:
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
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
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人才库
中国报道社(中央新闻单位)
中国广电艺术网
中华艺教馆
文化精英网
上上国际美术馆
中国艺术大腕名人汇
中国当代画坛领军人物
中国当代艺术大咖
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学会
中国制片人联盟
中博国际艺术机构
中国当代艺术联盟
中国当代艺术名人访谈
国际艺术和平促进会
文章标题:新时代&#183新语境&#183新思维&#183新水墨:读王华明先生作品有感
本文栏目:访谈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