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集藏信息

名画小赏:明代大家周臣《春山游骑图》

集藏信息 来源:收藏杂志 2018-09-10 19:04
《春山游骑图》轴明周臣绘绢本设色纵185.1cm横64cm款署“东村周臣”,钤“东村”“舜卿”朱文印面对明代周臣《春山游骑图》,我们从哪里赏起呢?首先,既曰春山游骑,表现的便是春山行旅的情境,那如何营造春山的味道...

《春山游骑图》轴 明 周臣绘 绢本 设色 纵185.1cm 横64cm 款署“东村周臣”,钤“东村”“舜卿”朱文印 面对明代周臣《春山游骑图》,我们从哪里赏起呢? 首先,既曰春山游骑,表现的便是春山行旅的情境,那如何营造春山的味道呢? 周臣特别在前景细节上下了功夫,以桃花流水映衬渲染。

有了桃花流水,春之气象就出来了。 但这还不够,因为,只有春之气象和旅人建立了某种关系,寻春的主题才会表现出来,画面才会更生动。所以,画家要表现人与春之间的关系,同时画面还不能单调。

画家是这么处理的:桃花在桥头扑面而来,贴合主题,且与巡游访胜心境相合,真是匠心十足。 行旅,主角是人,人要画得精彩,那是必须的。

画面核心,一主二仆:前面探路,后面挑担,都专心致志,极为符合各自的身份角色,包括马匹,此刻正驰过缓坡,颇为用力,说神态毕肖并不为过,中间的主人则回首张望,好奇赏景的心态彰显无遗。 不过,春山行旅可并不止这几个人——

因东张西望落后的仆人

已至中途喝茶、赏景、休息的客人

茅屋内的餐饮者

已至高处,步履沉重、彼此敦促鼓励的人 这真是一个很热闹的春山,从比例上来说,人是很小的部分,但点睛之笔,不仅半点马虎不得,反而更能显出画家了得的功夫。 作为山水画,山水的表现是画面的重点,用超细致的笔法来做简约之态,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值得注意的是,生机勃勃固然是画面的气氛需要,但此种氛围并不能盖过山的高古与肃穆,画家所画也不是红火热闹,而是更高格调的意境。 这又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 秘密,一是树木,二是山石。

大面积的树木,锁定了画面空间,奠定了画面的整体格调。

具有透视关系的树木,绘出了山的纵深。

具有透视关系的树木与山石结合,制造了险峻的气质,也塑出了造型。

山石的皴法,由近及远,墨色变化细腻,细节讲究,既禁得住远观,也耐得住推敲。 本画作者周臣,其艺术风格被认为是继承了南宋的“院体”画传统,也融合了北宋李成、郭熙的画法。只需看几个细节,就可品味其构思之精巧,用笔之缜密,一幅名画的诞生不是没有原因的。

相关文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