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美术综合

“地质与艺术的对话”座谈会暨大型笔会在曲江惠宾苑举行

美术综合 来源:水墨风华 作者:郭诗迪 2018-10-23 08:26
2018年10月22日上午,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各界书画院、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地质与艺术的对话”专题研讨会暨笔会在西安隆重举行。会议从地质和艺术的不同角度,深刻挖掘了

2018年10月22日上午,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各界书画院、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地质与艺术的对话”专题研讨会暨笔会在西安隆重举行。会议从地质和艺术的不同角度,深刻挖掘了我省丹霞地貌的科学、人文、艺术内涵,使人领略丹霞地貌在地质与艺术领域的“跨界之美”。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祝列克,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党委书记杜玉良,省财政厅副厅长苏新泉,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牛勇,省社科联副主席张雄,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院长洪增林,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白宏、黄建军,陕西省文联副主席、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政协各界书画院名誉院长王西京,陕西省各界政协书画院院长、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杨霜林,陕西省政协各界书画院常务副院长、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季,国际地貌学家协会红层与丹霞地貌研究工作组秘书长任舫,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副总工、

教授级高工李荣社,兰州大学教授程弘毅、西北大学教授岳乐平出席了此次专题研讨会。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机关、直属单位相关负责人,全国各地地质专家、陕西各界书画家及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院长洪增林首先通报了此次科考活动的基本情况,就地学专家和书画艺术家对丹霞地貌科考达成的共识进行了总结,对艺术传承景观、地学科普、地域推介和文化建设重要作用进行了充分肯定,对陕西省艺术界和地质科学界能够不断拓展交流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助力陕西丹霞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提出了希望。

省政协副主席祝列克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活动对进一步挖掘陕北丹霞地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学意义和旅游开发价值,丰富新时期陕西书画艺术创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希望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创造更多的“跨界”机会,让科学和艺术共同为陕西全域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在陕西省各界政协书画院院长、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杨霜林的主持下,三位地质专家与三位艺术家就此次采风活动的体会与感想进行了深度“对话”。

任舫博士在此次科考活动中感触颇深,她说,此次科考是她第一次以艺术视角去看待自然科学,感受着一方水土上的历史人文,获得了震动心弦的体会与情感。此次实地考察与研讨成果更进一步奠定了陕北丹霞地貌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王西京先生表示,世界各地的地域文化是建立在地质地理学基础上的,艺术家要深入生活,了解当地的地理地质文化、地域文化、历史背景,才能够创作出有血有肉有风骨的艺术形象。

此次活动给了艺术家们很好的学习机会,让大家从理论和实践上更加深入地认识祖国的壮美山河,也对风餐露宿的地质工作者增加了理解和敬意。

在地质与艺术的对话中,地质专家李荣社、罗乾周和艺术家杨季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杨霜林院长在总结中说,陕北的地理、地质条件孕育了陕北人质朴、纯厚的性格,陕北的红层地貌与红色历史塑造了陕北“红色精神文化”,

此次艺术家们沿着“红色之路”进行艺术采风,不仅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也让艺术家们更深刻地理解新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产生了创作出讴歌党,讴歌伟大时代的艺术作品的高度自觉。

随后此次科考和艺术采风团的艺术家们在现场挥毫泼墨,进行了大型艺术互动笔会,用画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情怀,并与科学家们畅谈感想与希望。

笔会现场

相关文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