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杂货铺”里,游客们被货架上的搪瓷杯,饼干盒吸引住了目光;“奇妙时空屋”的老客厅里,观看“红白机大乱斗”的游客们围成了一圈;“时光打印机”旁,游客们拿着刻有自己名字的可口可乐时光瓶不停自拍;“中国有我”主题墙前,一家三口掏出手机,对着镜子拍下了一张大笑的合影……
10月26日,由人民日报新媒体发起的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创意体验馆——时光博物馆在三里屯正式开馆,吸引了来自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众多游客。时光博物馆以创意展陈与趣味互动形式生动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变迁, 带领人们“穿越”历史,重温美好时光。
创新形式,重现改革开放40年
时光博物馆一改传统的纯图片或影像展示的方式,采用了创意快闪形式,结合40年来衣食住行经典场景,打造最具烟火气的时光回顾展。在馆里,40年的记忆成为了可触碰,可感知的实体,让游客们真正置身于鲜活的历史当中,亲身体验历史的变迁。
时光博物馆内设有五大主题展馆,其中包括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衣食住行变化的时光杂货铺,奇妙时空屋,年代照相馆和岁月交通局以及浓缩北京市民生活图景的特别展览——声音博物馆与“丢失的时光”主题影像展。
时光杂货铺
奇妙时空屋时空对比
年代照相馆
岁月交通局
声音博物馆
在五大展馆内,设置了深受游客欢迎的9大创意互动活动与展示:聆听时光、流金岁月、中国有我“网红墙”成为了馆内潮人的自拍圣地;时光杂货铺里的“东西南北”以及奇妙时空屋里的“红白机大乱斗”让游客在游戏中“重返”童年时光;时光打印机与时光贩售机则让游客真实体验了一把黑科技与旧时光的碰撞。
聆听时光墙
岁月流金墙
中国有我主题墙
红白机大乱斗
时光打印机
时光留声机
时光贩售机
除了内场的创意展览与趣味体验,时光博物馆外场的主题影像展与为期三天的年代音乐秀表演也吸引了过往人群的目光。
此次年代音乐秀邀请了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歌手成方圆和木小雅、王胜男、胡晨及原子乐队等新生代歌手到场,演绎了40年来的流行金曲。脍炙人口的歌曲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共鸣,不少观众与歌手一起合唱,掀起了阵阵高潮。
创新视角,解读时代命题
不同于传统地关注“大成就”、“大历史”的宏观视角,时光博物馆采用微观视角,聚焦于改革开放40年来每一个国人的生活与成长,拼搏与奋斗之上:
在时光杂货铺的墙上挂着中国第一张个体户执照,当游客使用AR技术扫描执照时,中国个体工商户群体40年的成长历程跃然于眼前。
在奇妙时空屋里,游客可以从小时候的家穿越到现在的家。环境在变,对家的眷恋和珍惜40年从未改变。
在岁月交通局里,占据游客视线焦点的是小时候爸爸骑过的那辆自行车,还有那些年人们用过的老车票。
在年代照相馆里,被游客们津津乐道的是长辈那个年代的时髦以及时尚潮流的代际回归。
在声音博物馆里,游客们听到了曾经如影随形,但随着时光的变迁已经消失不见的声音,譬如响晴的天空下的鸽哨声、走街串胡同的小贩的叫卖声、公共汽车售票员的报站声等。
在外场“丢失的时光”主题影像展中,家用相机拍摄的北京家庭老照片成为了主角,照片记录了时代潮流中的普通家庭和乐融融的生活场景。
正如时光博物馆的入口处所写的:改革开放40年既是国的40年,也是家的40年,更是每个人拼搏奋斗、共创美好生活的40年。时光博物馆以国人衣食住行40年来的变迁为主线,以小见大,挖掘大时代下的小故事,记录平凡人的不平凡,将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最深切的变化进行具象化呈现,深度诠释了 “中国有我,时光有我”的时代命题。
创新模式,引领社会正舆论
在线下的活动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时光博物馆的线上宣传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人民日报联合网易云音乐、快手、腾讯视频等传播平台在全网联合发起了以回望改革开放40年,记录我们身边的美好时光为主要内容的互动活动,在各个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成为了10月末的刷屏级话题。
这仅仅是人民日报新媒体发起的多项爆款活动中的一个,在国庆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联合众多网络平台发起的“向祖国表白,中国有我”网络征集活动,24小时话题阅读量超过10亿,累计话题阅读量超33亿,点燃了亿万网友的爱国激情。而此前的《中国有我》、《中国一分钟》、“中国很赞”、“军装照H5”等无一不引爆全网。
这些现象级产品的出现,得益于人民日报新媒体坚持主流媒体定位,在运营思路与运营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人民日报新媒体强调以真知灼见、真材实料、真情实感与网友形成情感和思想共鸣,运用最新最酷的传播手段,线上线下联动,让核心价值“聚粉”无数。
文章标题:时光博物馆 人民日报新媒体以创新致敬改革开放40年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