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访谈评论

赵卫:实现艺术本体探索上的最大发挥

访谈评论 来源:中国美术报 2018-11-28 18:29
弘扬民族精神?书写丝路史诗

弘扬民族精神?书写丝路史诗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国内作品验收评审现场访谈

【编者按】11月21日,“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国内作品验收评审在北京圆满完成。这一国内迄今为止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美术创作工程,以跨越时空的258个选题,构成了一部视觉艺术的史诗。作品质量是艺术创作的生命线,更是衡量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报记者通过对参加验收评审的近50位专家现场采访,与读者分享评委们眼中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及验收评审作品。

赵卫

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艺委会副主任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历时五年,是中国国家画院倾尽全院力量实施的一项最重要的学术工作。五年来,中国国家画院组织全国各个艺术门类的优秀画家,还有历史学家和人文学者参与其中,目的就是要围绕当今时代的重要主题“一带一路”,体现五年来中国美术的创作成果和创作、研究能力。

从本次验收评审来看,许多画家的探索性都比过去有所提高,可以看出大家已经开始静下心来,沉着冷静地去深入创作,而且很多作品表现出在形式技法和思想深度方面的巨大突破,比之以往的创作也要成熟得多。这表明,我们通过这一工程,在探讨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的规律方面,获得了显著成果。

赵卫、唐勇力、曾成钢在验收评审现场

本次工程虽然是由中国国家画院组织落实,但是依托国家力量所进行的,相较国内前期已经完成的两个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本次工程在创作选题的确定方面,下的功夫很深,并且在这些题目下,每位艺术家可以自设小题目,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这给予了艺术家极大的创作自由度。这样宽松的创作条件,使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也相对从容许多,这无疑确保了艺术家可以在艺术本体的探索上尽可能地发挥各自优势,把自身最好的创作状态表现出来。

相关文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