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访谈评论

上海时装周:平衡艺术创意及商业价值

访谈评论 2019-04-12 12:16
来到第 17 个年头的上海时装周通过 5 年时间,打造出符合自身的视角与定位,从一个花季妙龄少女逐渐向一个能够平衡艺术创意与商业价值的“新青年”转变。

原标题:平衡艺术创意及商业价值,上海时装周进入《新青年》时代

上海时装周2019秋冬系列秀场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上海时装周2019秋冬系列秀场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3月末的上海已渐渐褪去寒冷料峭,春雨知时节,万物始生长,进入第 17 个年头的上海时装周也以《新》待客,施展更加开放的姿态纳新吐故。

时装周首日,Reebok 和 Vivienne Tam 选择在上海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新品首发,这也是时装周本季的一大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将上海选为新品首发地。

上海时装周通过 5 年时间,打造出符合自身的视角与定位,从一个花季妙龄少女逐渐向一个能够平衡艺术创意与商业价值的《新青年》转变。

上海时装周:平衡艺术创意及商业价值

Vivienne Tam 2019秋冬系列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逐渐显露成熟韵味的上海时装周如何做到包容与求新?前提是硬软件条件已然拥有坚实基础的同时,怀有更加开放的态度和更具前瞻性的国际视野。除了以上所提到全球范围首发阵容内的 Reebok 和 Vivienne Tam ,还有主打美式风格的 Nicole Miller 、来自英国展现女性优雅的 Jenny Packham 、法国品牌 Faith Connexion 和以及在东南亚久负盛名的泰国品牌 Asava 等海外品牌来到上海,上海时装周逐步向全球范围撒网,开始纳新的尝试。

从上海时装周的主秀场新天地太平湖到才与大众见面的上海艺术新地标油罐艺术中心,在兴业太古汇、上生·新所、民生艺术码头和静安 800 秀的呼应下,上海时装周共举办了 111 场时装发布会。中国独立设计师的大本营 Labelhood 蕾虎、商业与创意双管齐下的 Xcommons 诸色会与太平湖主秀场相映成趣。本季不仅仅在秀场数量上得到了提升,在运营、管理层面表现出新的态度。各色各异的时尚活动既为专业人士提供了更多了解中国时装产业的机会,也让普罗大众切实地感受到时尚就在身边。参会设计师与品牌也跟随其成长,逐渐从设计创意与商业价值间寻找到适于自我的平衡。

更具规模的商业品牌抓住《明星效应》制造热点,看秀、走秀或自主参与设计,登上微博热搜成为品牌又一个商业功课。Reebok 品牌代言人陈伟霆前来看秀、美国说唱歌手 Future 登台表演,陈志朋走上 F/FFFFFF 的伸展台,古巨基携自理品牌《SOLO CELEB.》&《HTDG》连续五年登陆上海时装周,刘嘉玲操刀的 Anirac 再次来到上海,吴克群主理的潮牌 Debrand 初来乍到。相较于自带光环、频频占据社交媒体热点位置的品牌,更多的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获得机会登至太平湖主秀场,在本季成为话题中心,一方面不仅是大众审美情趣的提升,也暗示了中国独立设计师在进行创作的同时向商业靠拢。

作为上海时装周主会场的新天地太平湖,多年来担纲着商业品牌的营地。而才华横溢的中国独立设计师来到上海时装周的第一站,则偏向于选择为青年设计师保驾护航的 Labelhood 。但近年来,初出茅庐的独立设计师们在不断地滋养下逐渐成长为兼顾艺术与商业,可以独当一面的中国设计力量,走上太平湖的中心秀场。上海时装周将此设计成一个递阶系统,培育、孵化、输送,当一个年轻品牌准备就绪,将以此为窗口向外输送。Xu Zhi 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上海时装周:平衡艺术创意及商业价值

Xu Zhi 2019秋冬系列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首登太平湖秀场的 Xu Zhi 在新系列《消失的缪斯》中,首次推出了男装作品,与设计师陈序之擅长的女装设计相配,男装的推出将填补自身品牌营销空缺,也完善了品牌的故事线。8on8 设计师龚力从《傻瓜大闹科学城》中汲取灵感,描绘荒诞的人物角色,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男性形象。当然,我们同样看到 deepmoss、Junne 等年轻的设计师品牌从 Labelhood 走向太平湖。再次来到主秀场的 At-One-Ment by Wanbing Huang 在追求女性意识的内涵中,在保有品牌 DNA 的前提下借当代艺术家 Louise Bourgeois 对女性力量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带有灰度的色彩成为了富有建筑感的褶皱荷叶边《软雕塑》的底色,贯彻始末。

与 Ontimeshow 所在地西岸艺术中心隔望的油罐艺术中心,巨大的 Labelhood 红色标识伫立在此。这个醒目的标志一直是为中国独立设计师保驾护航的标杆。2019 秋冬季,Labelhood 先锋艺术节依旧推举众多值得被全球目光聚焦的中国设计师。Susan Fang 用空气编织和泡泡配饰为少女构建轻盈、梦幻且纯洁的梦, 凭借《肖像》的意义和本质,Samuel Guì Yang 一如既往描绘着东方女性的娟秀形象,Shushu/Tong 说着《不爱我就要杀掉你》的少女杀手的自白,Ming Ma 探索着当代复杂社会语境中的女性,以及摇曳不定以浅入深,让女性探索自我的 Yirantian ,用高饱和度色彩树立部落战士形象的 Angel Chen 和赞颂女性柔软特质 Swaying 。他们在本季中一起构建了当代女性多元的群体画像,为女性及多元文化发声喝彩。

OTB 总裁 Renzo Rosso,也暌违三年重来上海。《走在街头上,你明显看到充满年轻活力、如纽约的 Soho 区一般的奢侈品购物街区,》 Rosso 告诉 BoF 。《这里的时装系统虽然还处于建立的过程中,但这里年轻的品牌自成一派,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上海变化很快,它让我觉得充满活力。》这次来到上海,才意识到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影响力的 Rosso 也说道,科技的推动下,也能让时装市场进步更快。

上海时装周:平衡艺术创意及商业价值

Ximon Lee、Shuting Qiu和Staffonly2019秋冬系列 | 图片来源:Collage为BoF制作

而在另一边,上海新晋打卡圣地之称的上生·新所,Xcommons 诸色会在原有建筑结构中赋予时装更多的可能性,讲求艺术美感同时寻找品牌专属商业逻辑带来四场各具特色的时装秀。Haizhen Wang 的设计师王海震将自身建筑设计背景运用至本季服装构造,从皮娜·鲍什眼中的女性出发,吸收她们喷发出的炙热情感。而 Ximon Lee 2019 年秋冬基于《政治审美化》展开一场对立意识形态的帮派斗争,传统中山装一派的代表虚无主义,棕色皮衣的一伙则代表理想主义,赢得众多媒体及买手好评。

2019 秋冬季,上海迎来更多全球范围内的设计师、品牌、买手、媒体和各类机构的行业人士。上海时装周的老朋友博主、记者 Susie Bubble 认为上海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国际买家和买手们也会将上海作为他们挖掘新人的重要站点。此外,通过上海时装周的商贸平台进驻中国市场这一方向已经得到国际业内的认可,英国时装协会(British Fashion Council)和 Tranoi 的参与也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上海时装周:平衡艺术创意及商业价值

Caroline Hu 2019秋冬系列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作为上海时装周的官方媒体合作伙伴的BoF时装商业评论,与 Yu-Holdings 共同举办的首届 BoF China Prize 也圆满落幕。其中,Caroline Hu 替层叠的面料使她的作品充满了浪漫色彩,可以清晰地看到印象派画作的影子。通过大量贴花装饰,胡颖琪采用解构主义的手法诠释了动态之美。在6组颇具实力的设计师中,以传承纯手工艺为己任的胡颖琪(Caroline Hu)夺得首届大奖。而入围最终决选的 Staffonly、Xu Zhi、Shuting Qiu、Pronounce、PH5 也和 Caroline Hu 一样成为本季时装周的新星,备受国际国内媒体及买手的关注。《我觉得如果未来要更好的商业发展的话,设计师的产品要有价格性价比,我觉得这是消费者肯定会关注的一点。》吕晓磊在奖项颁布后告诉 BoF 。《我们相信天才,我们希望有才华的人能做的更好走的更远,但前提是服装要可销售,让更多消费者去欣赏它,去感受它的天才。》她补充道。

上海时装周一直以来以打造全亚洲最大订货季为目标,本季各商贸订货平台也同样进行着革新模式和扩大规模的《新》式改变。据上海时装周数据显示,本季各展会参展品牌超过1100个,展会面积逾4万平方米,各个商贸平台的观展观众总数超过43000人。其中,Mode 展会从创立之初的 9 个 showroom ,发展至如今的 28 个 showroom ,参展 showroom的复展率达到 85 %。Ontimeshow 在西岸艺术中心则打造了 6 大展馆进行多元化展示,而像 DFO、Tube、Alter、Not Showroom、时堂等常驻平台也在挖掘自我特色进行细化。

上海时装周:平衡艺术创意及商业价值

上海时装周2019秋冬系列 Mode展会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本季 Mode 展期间迎来专业观展人数 13020 人,多个首次参展的品牌包括:CSNC、Coffee Psycho、Sunkekeke 在现场便拿到了订单。Coffee Psycho更因用咖啡渣为面料原料的环保概念得到推崇,超过 200 家买手店表示有合作意向。英国买手精品店 Browns 买手总监 Ida Peterson 对 Mode 中的 CSNC、HuajiaStudio、Chenguang Wang 和栾述这四个品牌表示出强烈的兴趣。而 Susan Fang、Angel Chen、Caroline Hu、Ximon Lee、Pronounce、Xuzhi、Shuting Qiu 和 Samuel Guì Yang 是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

Ontimeshow 接待专业观众总人数则达 15855 人,在 6 天展会期间 6 个展馆中共迎来了海内外共 337 个品牌。曾摘得国际羊毛局(Woolmark)全球金奖的设计师邱昊,值此 Ontimeshow 五周年之际,将 C 馆进行改造化身独立 showroom ,对同名品牌 Qiuhao 进行经典回顾。Ontimeshow 还在国际层面与法国巴黎时装商贸展Tranoi 达成战略合作,更与英国时装协会BFC携手深度合作。同时,由芬兰领事馆牵头,首次以国家为单位进驻 Ontimeshow 的芬兰馆,也将带来 6 位芬兰设计师作品。Tranoi 此次带来的品牌包括 Alto Milano、Luem、Connesse、Projekt Produkt、Le Flow Paris 等。在 B3 馆,英国时装协会则带来两大炙手可热的设计师品牌 Roksanda 与 Peter Pilotto,并由 Ontimeshow 旗下的 Roomroom 承接 showroom 服务。

上海时装周:平衡艺术创意及商业价值

Ontimeshow 2019秋冬系列 A馆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几年之前当我第一次来到上海时装周时,这里相对还是比较本土化,而今天的上海时装周已经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英国时装协会首席执行官 Caroline Rush 说道,《作为伦敦时装周的主办方英国时装协会,我们很高兴与上海时装周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也对未来双方的合作充满期待,通过上海时装周平台将更多的英国设计师引入中国。》

发迹武汉的 HCH 买手店则华丽转身为 Showroom 驻扎 Ontimeshow B2 馆,为各国买手带来包括 Ms Min、Ricostru、Evening、Tommy Zhong 等 12 个兼具商业与艺术的设计师品牌。HCH 不仅带领一众品牌接受订货,同样身为HCH买手店主理人的胡春晖也乐此不疲地奔赴 Ontimeshow 各展馆为自家店铺进行订货。HCH 在本季时装周成为《新》转变的活案例,也为国内买手店的多向发展提供一个参照物。胡春晖向 BoF 介绍道,HCH 受到许多百货商场及个人买手店进驻或加盟的邀约,如同此次 Showroom 一般,从空间设计到品牌资源将一整个集合店中店的形式搬至别地,这或许是 HCH 未来发展的方向。她说:《中国买手店成长快速,而作为拥有多年设计师品牌合作经验的买手店的 HCH 具有一定的专业度,对设计师的熟悉程度也很高,将买手店转变成 Showroom 可以帮助具有一定市场价值的设计师品牌商业落地。有许多零售店来询问 HCH 的商业模式,这或许是个突破,但零售商需要思考在商业盈利的同时需要有扶持原创设计师的初心。》

上海时装周:平衡艺术创意及商业价值

Susan Fang 2019秋冬系列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Tube 则将时装周活动分为 《 Show 》 与 《 Room 》 两个独立环节,以区分 Tube 所提供的品牌宣传与商业订货的不同职能。Short Sentence 和 Staffonly 两个品牌在 Tube 开幕日的独立成秀。Staffonly 在当代人对手机和网购产生的依赖进行探索,打造一场深度思考的人类自省活动,并首次采取《即秀即买》的模式,联合天猫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限量单品。在《 Room 》环节,Tube将水舍酒店建造成一座迷宫,让观赏和订货变得妙趣横生。《对于第一次在国内的 Showroom 我真的是没有对我们的订单有任何的期待,加上虽然我在制作过程中有很多对于顾客的实际性考虑但是我觉得我们的产品视觉上是非常 showpiece(秀场款式)的,但是得到结果超过我的预期很多,》首次进驻中国 Showroom、第二次在上海时装周办秀的 Susan Fang 告诉 BoF,《从 2018 年第一次在上海走秀时我就觉得国内现在的市场是非常能接受创新和艺术,但我并不敢乐观的把视觉上的接受和真正的消费市场联系在一起,但是通过这次的 Showroom 体验,我发现整体氛围其实是连贯的。》

Alter 选择闹中取静,在静安公园8号楼为买手们提供了一个专注的品赏环境。而 30 多家国内品牌来到这里,像比利时品牌 Filles A Papa ,以及在首尔时装周大放异彩的 Moon Lee,还有大家熟知的 Changxi Shao、 Jinnnn、密扇、Nomannoman 和 Leaf Xia 。 但初出茅庐的 KEH 成为本季的一大亮点,设计师葛伟Gray从帕森斯设计学院毕业后进入素然实操学习,后与 Jeff Zhang 共同创立 KEH,KEH 在服装中藏以建筑构型的奥秘,在艺术塑造和实穿性做到平衡。这一理念让首次参加上海时装周的 KEH 获得不俗的订单数量。

第一次参加上海时装周的独立 showroom R130,带来了 Asai, Marie Yat,Marta Jakubowski,Minju Kim 等第一次参加上海时装周的品牌,以及较为成熟的 Sirloin。Marta Jakubowski 的设计师告诉 BoF ,在伦敦发展了几季后,她认为这是个深入接触中国市场的好时机,她甚至决定把产品的供应链搬来了中国。

上海时装周:平衡艺术创意及商业价值

Shuting Qiu 2019秋冬系列 |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为BoF拍摄

BoF China Prize 另一入围选手裘淑婷的同名品牌 Shuting Qiu 也在 Not Showroom 大放异彩。还未从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Antwerp 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毕业的裘淑婷已经成为校内明星,她擅用夸张的色彩与印花拼接,极具色彩掌控力,为自己树立了鲜明的标志。首次来到中国 Showroom 的她向 BoF 表示,由于自身大胆的设计在中国市场她依旧在寻找新的商业可能性,但同时她也得到 Susie Bubble 、明星造型师张家衣等专业人士的大力赞赏,获得北京 SKP 的订单。

上海时装周期内,大大小小的 Showroom 和时尚活动遍布沪城各街区。除上述各品牌集合式 Showroom ,总部位于上海和米兰的 Pronounce 、女装品牌 Yirantian 都选择了自主举办 Showroom ,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期,这两家品牌的设计师周俊与郭一然天都入围了福布斯亚洲《 30 Under 30 》榜单,两家品牌在平衡商业与艺术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Pronounce 设计师李雨山认为品牌自主举办 Showroom 提升了独立拓展业务的能力,加速了团队成长:《有一个敞亮空间去完整展示自己的视觉体系与产品间的奇妙化学作用也是这次的收获之一,买手们喜闻乐见能在此感受到关于 Pronounce 多维度的理念体系,这是我们从未深挖过的。》

上海时装周:平衡艺术创意及商业价值

Pronounce 2019秋冬系列 Showroom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除此之外,本土零售商业更擅长借助时装周的机会开拓零售市场机遇。过去几年,上海时装周期间的时尚产业消费客单价都呈稳步上升的趋势,2018 的客单价涨至 3319.2 元,较 2017 年增长 39 %,其中自主性消费的人群占比超过 40 %,为计划性消费人群的 1.6 倍。

《时装周的各大板块其实越来越细分了,来参加时装周的各个板块的人群也更为聚焦了,品牌也能吸引到固定的一批客户群,这对于上海时装周的成熟与发展其实是极关重要的。》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秘书长,同时也是 BoF500 成员之一的吕晓磊告诉BoF。《来上海时装周看秀的人群也越来越专业,这是 2B 市场成熟的表现,而我们接下来要继续做的,是让 2B 这部分逐渐渗透到2C市场。》

上海时装周时尚周末也在时装周期间开幕,本季时尚周末以《审美多样性的全民大讨论》为主题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而新天地广场也进行了以《新零售》为核心的快闪店活动,时尚周末共吸引来了 2 万消费人流。连卡佛在时装周期间,携手 Fashion Asia Hong Kong 呈献《 10 Asian Designers To Watch 》时装展览。销售 Yang Li,8on8,Huishan Zhang,Marchen 等品牌的 Le Monde de SHC 将其一楼的零售空间布置成一个为时一个月的 8on8 零售快闪店空间,现场的装置直接来自 8on8 秀场的装置作品,同时售卖来自品牌的春夏季产品。还有许多类似的零售营销案例,都体现了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时装,其实与消费走得越来越近。

上海时装周:平衡艺术创意及商业价值

Le Monde de SHC在上海时装周期间开幕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在一个良性时装生态系统中,上海时装周巩固了其本土原创设计师聚合点的形象。不过回归时装周本身,上海时装周还需要持续输出本土原创力量,才能保持新鲜活力,这也成为《输出》与《引进》的基础。

Tranoi 展首席执行官 David Hardida 认为,目前中国设计师在海外进行发展,推广自己的产品相对于以往有更大的优势,因为人们都在发掘新鲜的创意和内容,而中国的设计师正是这一股新鲜力量的代表。上海时装周已经成为中国时装文化输出国际舞台的重要窗口而上海时装周也成长为中国乃至亚洲范围内设计师常年奔赴的盛会,并且已经准备好向国际张开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