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中央美术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作品展——设计学院(三)

展览资讯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2019-06-28 08:46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本期责任导师:费俊、吴永平、靳军、王子源、周岚、李卫作品阐释:SOS是一个以“少即是多”为核心概念的飞行环保项目,通过新设计的托盘与具有定制化特点的SOS系统相结合,从而减少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本期责任导师:

费俊、吴永平、靳军、王子源、周岚、李卫

作品阐释:SOS是一个以“少即是多”为核心概念的飞行环保项目,通过新设计的托盘与具有定制化特点的SOS系统相结合,从而减少民航飞行中所产生的垃圾。在做到满足乘客需求的同时,提倡低碳飞行,减少飞行成本和资源浪费,以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

作品阐述:“为我之物”指已被人认识或改造为人所用之物,与自在之物相对。我们现在生活中的“自然”都带有一种人工干预性,例如为美化环境而产生的天线树,为装饰功能而产生的各种塑料花,包括人类自身也在被复制,模仿。但假自然不仅是对自然的机械模仿,同样具有丰富的文化联想,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我通过结合物与物不同媒介的语义联想,客观阐述假自然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三者的关系。

作品阐述:恒星诞生于星尘之中,终将归于星尘当中去。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人类只有意识到了自身的渺小,才有可能变得伟大。以“古深度潜水”为节点,计算机的介入使改变了我们“看”的方式,也改变我们认知自然的方式,通过计算机“处理”搜集天文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的大量资料的方式来生成以及模拟自然能量变化的过程,回归到最纯粹的粒子状态,来探寻自然界中无法用肉眼观察物理变化过程的可能性,而生成二次自然的景观是我们重识自然与敬畏自然的机会。

作品阐述:来自零下25度的情书有一段浪漫而悲情的告白,其实是以企鹅自杀事件为主线去探讨动物的自杀行为及变异现象;然而动物是没有自杀意识的,往往是因为人类因素影响而身体机能异化才误入歧途;我把人类意识心绪代入事件情节,用恋人喃喃自语的口吻去传递一种情感和思考。浪漫神圣的画面背后是令人唏嘘的真相,或许是预示、是变异的开始、或许……

作品阐述:作品对未来身体数据的探索,诗意化人体数据。将身体与数据相连,也许我们的悲伤、恐惧和热情并不只是用来写诗的灵性,内心的情绪或许都是算法的结果,通过可穿戴服装,用身体做一次关于诗的创作演示,当身体的机能、行为都成为数据,身体聆听算法,开始自己书写。未来我们的身体是否也将成为算法的一部分,每一次情绪的产生只是算法的导出?

作品阐述:一旦出现象征符号 , 那么一切事物就会照象征界法则被规定或结构。事件的真相永远不在场.但你的情感对你而言却是足够真实的。从电影《记忆碎片》中,提取七个人物匹配7件产品,并结合情感关键词进行发散,探讨产品信息传递中的隐晦性。以此希望人们面对碎片化信息时.能够关注自己的感受而不被其所操控。

作品阐释:作品从灰缬这一传统印染技艺出发,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探索,将这项传统印染技艺置于现代情境下进行尝试,在肌肤上衍生,把自己的皮肤当作那块染布,在皮肤上印染自己中意的图案。希望这个元素在我手中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颠覆人们对它固有的认知。

作品阐释:作品以《我侬词》为创作灵感,将每组信息提供者之间的关系经过参数化设计成独一无二的具象物体。将黑陶作为信息数据的载体来定格信息提供者的现状关系。打破传统黑陶固有的存在意义,使用户与其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

作品阐释:进入当今时代,随着个人生活优先,婚期推迟,一个人生活、个人空间受到重视的时代潮流,人口密集度不断提高。因此,在小空间生活的方式剧增,因此针对能够最大利 用空间的家具需求增加的趋势,推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空间的“床”家具。这个床折叠形态是椅子,展开形态是床。床垫可以折叠。床折叠的时候床垫能折叠放在侧面的抽屉里。桌子也拿出来,可以自己调展开的的方向。

作品阐述:以失眠的角度表现部分人群的内心矛盾和自我挣扎。像失眠一样,有时候越努力不一定睡着,不努力不行,但不行,努力还是睡不着。

动画分成两个部分,两个屏幕一快一慢分别展示失眠时的心理状态。白天的经历可能会在脑中循环,遗憾、羞愧、愤怒…在图形的变化中体现失眠时的内心波动。

作品阐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阅读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了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对文本进行有选择的阅读才不被浩如烟海的信息所吞噬?

经过调研与研究,我发现文本中的“关键词”是能够帮助我们阅读的关键。它能够达到让我们快速了解一篇文章内容的目的,以便于我们去选择有需要的文本进入到深入阅读的阶段。并且关键词阅读能够打破传统阅读的一系列限制,例如信息的可读性对于段落样式的限制以及阅读环境的局限。

我的作品通过算法编写程序实现了从文本中提取关键词的需求,并且选取了2019年4月份六个大事件的内容运用设计方法展现出关键词阅读对传统阅读局限的突破。

作品阐释:朋友圈用户的社交方式依附于各个视窗(屏幕),人们通过这个视窗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发布。然而受到视窗的限制,个体每次对于信息的处理,都局限于庞大信息网络中的一个局部。定义公众事件的权力通过视窗散布到无数的个体手中,我们再难以把控视窗之间,信息是怎样联结在一起的。个体和群体的信息通过视窗在不可控的范围内相互结合,界限模糊。

作品阐述: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愿您拥有健康的快乐……

人们一边逃避着生活压力,一边又因此挣扎而不知不觉中身患“现代病”——“吸毒式”的快乐补给,美其名曰能对症下药。但这种短暂的“快乐”背后,让人们大量吸收了食物添加剂、高卡路里,其真正对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却常常被忽视。“快乐保健公司”打着“健康、快乐”的旗号,将这种“快乐”量化而包装出售。其反喻我们要对这种所谓“快乐”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而追寻真正健康生活的意义和理念……

作品阐释:将工作中遇到的120个人用的婴儿形象表现出来,并采集总结他们对工作的态度,拟成三种不同的形象。这三种形象揭示了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而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品阐释:从一种情绪到一种病症,抑郁无论轻重,人们多少都受其困扰。抑郁症在成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的同时,也不再是让人讳莫如深的存在,人们通过表达来求助、发泄、自我疗愈。有人还在努力寻回心理的健康,也有因其影响放弃了生命。

这些拍摄对象中有半数确诊过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在拍摄中产生的情绪表达,不同的人的相似状态或是同一个人的不同状态,影像只是这些不断向前流动的情绪状态的横切面,是一次表达的定格,或许也是一个出口。

作品阐释:这个作品是几年来我对于所见所闻思考的随笔汇总,用剪辑方式呈现的影像。

由于我个人沉迷于消费生活与网络世界,于是我开始寻找解决办法和精神出路。同时,我认识了许多和我有相似经历和问题的朋友,也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我想通过这个影像,讨论一个问题:我们怎样从景观充斥的社会中找到生活的真实感?

导师评语:熊康宁的作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当代人对现实生活真实性与荒谬性的反省。

——周岚

作品阐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人家庭的数量逐渐增加,空间却越来越小。作品配合有限的空间,将他们生活中使用度最高的两款产品融为一体,为单人家庭创造了新的产品。蒸汽熨斗加湿一体机,VAPEUR 作为蒸汽的语源,强调它是将两种功能合二为一的产品。环状结构可实现扩散蒸汽和加大熨烫面积的效果,还兼备了蒸汽功能包含的杀菌效果。

作品阐述:在洗手间环境上毛巾细菌容易繁殖。所以手洗后用毛巾,手会再次脏掉。

因为成人的免疫力高,所以不会引发健康问题。但是婴儿容易受伤害。因此必须使用干净和杀菌的产品。作品不只是婴儿使用的,成人也可以用的。

主要功能是合金丝发热干燥,UV-C LED杀菌,超声波感应开关,LED和工作指示,开启自动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