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讲解“62761232快递展” 官方图
名为“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城市叙事”展览正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行,其中的一个特别项目“‘62761232快递展’档案”,勾起了许多当事人的回忆——艺术家、参与者、报道者……
“62761232快递展”曾经突破了常规艺术机构的展览制度与框架,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欣赏、体验与参与艺术的新方式。2004年,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青春期,也是一群新兴媒体人正在经历的青春期,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参与组织的展览正合了如今艺术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所和领地的意义,让艺术成为连接美术馆与社区、艺术家与大众之间的桥梁。事隔十五年,“62761232快递展”的文献档案首次在国内美术馆与公众见面。
“62761232快递展”现场 官方图
快递来一个“未知”
2004年9月,由上海比翼艺术中心发起,四十二位艺术家自筹资金,比价了多家快递公司之后,最终将十五位快递员培训成了艺术递送员,参与了这样一次特别的“外卖”展览。“快递展”期间,上海市民可以通过拨打快递公司的电话62761232,请快递员将浓缩在一个行李箱里的展览带到面前。
打电话叫快递的市民并不知道自己叫来的快递员,会让自己面对怎样的一个展览,有时候市民还会受到邀请,无意间成为展览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正是这样的未知性、开放性,让当代艺术打破了美术馆博物馆的高墙樊篱,随着快递员的行踪渗入到城市道路的毛细血管中。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因为一个好奇的电话,踏入了艺术的领域。这是一次具有实验性与开创性的艺术实践。
当年的快递单 官方图
参与到展览之中
比如有件作品“打磨快递员”,打电话的市民会从快递员手中接过一张这位快递员的照片和砂皮。快递员请这位市民用砂皮打磨照片,几次之后,照片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打磨痕迹,人像在一次次的打磨中变得模糊,显出了生活赋予人物的沧桑。
还有件作品名为“反艺术分子”,打开的工具箱里塞满了乱七八糟的建筑工地用品,细瞧之下,有用过的脏兮兮的毛巾,还有几乎分不清颜色的塑料杯,以及破了一个洞的安全帽……这是人们常识之中的艺术作品吗?显然不是,想必打电话叫了快递的观众面对这个工具箱也会一脸茫然。这或许就是艺术家的目的——“反艺术”就是要反对下意识的“艺术挂在墙上”“艺术在璀璨灯光下”的形式,反对固有的思维定势。
当年参与的快递员 官方图
十五年变与不变
再看快递展中的这些艺术家,丁乙、费大为、耿建翌、何岸、胡介鸣、金峰、金江波、刘建华、施勇、徐震、杨福东、杨振中等等,十五年前,他们尚处于一个等待认可、等待外部世界认识他们的阶段。十五年的时间,改变了人们的外貌——有人变得圆润了,有人变得绅士了,也改变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个生态环境。耿建翌已离开人世,可大多数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领军人物。
在步履不停的中国当代城市叙事中,“变化”成为主流,“不变”反倒成了“遗迹”。每一个走入展厅的人,都会看到自己可能忽略的现实以及历史和当下。正如策展人吴蔚所说,展览如同流动的街区缩影,邀请观众漫步、浏览、体验和交流,在此,观众和艺术家都是现代都市的行者,共同感知当代城市的肌理、挖掘现代生活的细节。
文章标题:打电话就“快递”一个展览来,你参与过15年前的这场艺术实践吗?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