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 张翀——拟态—驰念之地 |
---|---|
展览时间 | 2018-12-23 - 2019-01-11 |
展览机构 | Edmond Gallery |
参展人员 | 张翀 |
张翀——拟态—驰念之地简介
青年艺术家张翀,在结束五年的旅德留学生涯后,即将回国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Edmond Gallery很高兴籍此为其推出一个具有里程意义的展览,展出作品大部分为艺术家为该展览度身定制。
张翀的装置作品,结合了各种技术,材料以及现成品,可以在很多当代艺术大师,诸如Claudio Parmiggiani,Erika Wanenmacher,或是Mike Kelley的作品中找到一些渊源。他曾在波恩Alanus艺术学院自由雕塑装置系学习,深受华德福教育学术和实践体系的影响。作品不但体现了华德福教育中对于感知力和新交流方式的探索,也秉承了德国装置艺术的传统,将技术巧妙地结合到观念表达中。
每一个装置的构思和制作,对张翀而言,都是一次技术上的挑战,因为他喜欢寻求不同材料在非传统意义上的可能性,在不断尝试新的材质(玻璃,线,木头,灯泡,纸,昆虫或落叶)的过程中渐渐摸索出自己的语言。他创作的初衷和技术无关,而是往往源于自己的记忆,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另一种认识。
他把记忆作为构成和想象的素材,而不是对逝去时光的追悼。在后现代的21世纪里,信息在不断繁殖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被遗忘。他的装置作品如同留痕记忆的私密场所。他所有的作品往往都是物化的精神体悟:孤独感,时空感,对立感以及对于某些现实的重新定义,对于与自身文化相去甚远的另一种文化的好奇和追问。本次展览中,艺术家通过卡夫卡的著作《变形记》的指引,向观众展现了另一种对于历史以及记忆的反思。
他尝试用各种方式去玩好一个展览,作品的制作过程就像他给自己制定了游戏规则。从成长经历、人生选择、个体身份、集体记忆及适应能力各个角度去诠释他所拟定的主题。在就读Alanus艺术学院期间,他接触了人智学(Anthroposophy) 这一门学科,提起那些学生时代的研究生课程,他常说“就像玩游戏一样,其实艺术也是游戏,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张翀的作品往往具有很多隐喻和象征,从作品细节到布展整体效果都经过深思熟虑,不同的观众可以看到不同的故事线。
About the Artist
关于艺术家
张翀,2018 年毕业于德国 Alanus艺术学院自由艺术雕塑装置方向,获硕士学位以及教授Jochen Breme 大师生称号。2017 年在读期间获得德意志学术交流 DAAD 奖学金,同年在科隆 o.N 艺术空间举办了个展。 2018 年入选杜塞尔多夫艺术皇宫 Die Grosse 大展。参加过德国以及荷兰多个艺博会。作品在荷兰与德国两地相继展出。现居住生活于上海和德国波恩。
Erdenschwere(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装置, 鸡爪槭叶,树脂,木头, 150x150x255mm
艺术家:
张翀
驰念之地(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装置, 纸,大理石粉,树脂, 420x430x420mm
艺术家:
张翀
鱼男(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6
装置, 绘画, 纸,剪贴画, 1350x200mm
艺术家:
张翀
《一半陆地,一半海洋》(系列之三)(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装置, 透明胶片打印,蚂蚁培殖容器,铅,食品袋,铁铁丝,铜,, 250x150x160mm
艺术家:
张翀
钉之屋(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装置, 试管,模型小人,水,棉花,钉子,亚克力板,纸, 可变尺寸
艺术家:
张翀
迁徙(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装置, 钉子,棉线,木板, 1500x1000x18mm
艺术家:
张翀
束缚(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装置, 鱼缸,红线,灯泡,无硬化剂树脂, 90x90x220mm
艺术家:
张翀
《I can only show you the door 》(主体)(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装置, 不锈钢,木,铝板,金属支架,弹簧,玩具人偶,喷漆, 720x305x190mm
艺术家:
张翀
文章标题:张翀——拟态—驰念之地
本文栏目:展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