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 单行 |
---|---|
展览时间 | 2019-02-27 - 2019-04-07 |
展览机构 | 陶谷公园 |
策展人 | 严峻峰 |
参展人员 | 高洲越 贾欣雨 靳兆心 冉凯 |
单行简介
单行,一个人的行走。在路上,我们都是单行的个体,然而拥有想象力与热情的一群人,巧用艺术的魅惑,企图唤醒更多的同行人,并且努力用有限的脚步去丈量艺术的边界,而正是这样的举动也许是造成单行的巨大原因,即便是在追寻价值无果时,依然继续行走。所以,艺术,更多的时候是排斥独处的回响。
在这个热闹的、匆忙的、喧哗的城市背后,有时候,我隐隐觉得还是一个人,对于艺术,更像是自闭的观察者。我不再将本体论调奉为艺术的唯一圭臬,也厌倦了基于在此之上故弄玄虚的讨论,反而更加重视人的存在,从读懂画转而为读懂人。于是,我试图寻求同龄人的感受。
这次展览邀请到的是四位来自不同地域,90年左右出生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有的再现某些事情,有的表现某些事情,有的是关于某些事情,回应了什么:
贾欣雨所绘制的物体是现实已知意义通往未经言明状态的一种中介过渡,她画的虽然是日常所见的光、衬衫、房间等种种,但似乎又修饰了一层幽暗的,梦幻的却又具有抒情化,超然于物外的表情,用修辞学的方式来绘制物自体与理解物之外,即便是本次展览中寥寥的几张作品依然能够清晰捕捉到她对于物的思考。
冉凯的作品是利用亚克力材料和布面油画相互叠加、复印、结合等方法完成的,把具有风靡一时的种种商业文字和与之相关或矛盾的图像并置,重复的标语与重复刻制的斑驳线条来反对无趣的重复日常,我认为反对是我们这代人一贯保有的姿态,有无深刻的精神内涵倒在其次。
靳兆心的创作灵感是悬置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世界里,在石窟壁画的临摹过程中,他被经过时间洗刷后的颜色的美感所深深吸引,并且在不断的尝试材料的可塑性。在创作的过程中,他坦白时常会有无力感,并且质疑自己作品所表达的精神指向和文化属性,于是他将视线回落在具有东方元素的题材上,虽然现在的尝试仅是停留在形式上,但他似乎察觉到当代人的创作与创作者本身之间的一瞬间的缝隙。
高洲越这一批展出的肖像作品,记录的是他约会的对象,虽然用比较保守写实的手法,但他是想呈现他们原有的样子以此作为回忆。初看他的肖像作品,有洗完头发后留下的湿润的温度感,一种关灯后的落寞。
我常常自问:在流行的视觉文化中,何以打动我们?对于自我的真诚是最为首要,继而具有针对观念和解读的发掘能力要比检验、推演与印证更有价值。迄今,在图像大为风靡的社会景观中,艺术与之相适应的并不是宏大的主题或者惊人的论调被提出,而是个人对于生活流的真挚察微与独到的体味,与之相应的创作犹如向生活中那易于忽略的隐秘之处映射去一道光线,以使人能感知与自身相关的一系列经验,以及个体行为与社会群体的关联。本次展览呈现的不是宣判,也不是阐释,而是赤裸裸的作品本身,以及作品与艺术家本人的关联。末了,关于展览的主题,我想简明至一句:单行,蕴藏着一种更为饱满的力量,推动着行走,哪怕是一个人。
双双 NO.3(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7
绘画, 木板油彩, 600x450mm
艺术家:
贾欣雨
光之光 NO.1(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7
绘画, 布面油画, 1200x1500mm
艺术家:
贾欣雨
藏 NO.2(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5
绘画, 布面油画, 800x1000mm
艺术家:
贾欣雨
文章标题:单行
本文栏目:展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