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 “院风”当代水墨十人邀请展 |
---|---|
展览时间 | 2017-01-03 - 2017-01-12 |
开幕时间 | 2017-01-03 10:30 |
展览城市 | 广东⋅广州市 |
展览机构 |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
展览地址 | 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168号 |
主办单位 | 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省美术家协会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道 |
承办单位 |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广州鲁逸文化传媒 |
策展人 | 许晓生 |
参展人员 | 刘佳 罗江 方土 黄国武 连俊洲 乔宜男 蔡拥华 陈迹 王平 杜松儒 |
其他 |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中国画在现代语言转向的进程中,存在着诸多具有魅力的美术史现象。以“国画”“中国画”“水墨画”等词汇,亦或者说“概念”为例,它们的“发明”及“流行”本身就具有着强烈的历史紧张感。在认识美术演进轨迹时,某种意义上,中国画艺术的现代化之路,可被视之为一个“走向世界”、与世界对话的现代变革历程,同时,也提示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视觉环境所发生的显着变化,这种“变化”渗透在文化、艺术和生活。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再一次汹涌澎湃地涌进中国本土,中国画以一种新的价值形态被重塑、创造。以21世纪最初十余年为时间坐标,反观三十余年来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历程,可知时下的“水墨”概念被赋予了更大范围的文化容量,而非局限于“先锋”“前卫”等狭隘的、激进的观念。在此,我们关注于当代水墨之语言转向的内在动力,以及艺术家如何在东西方绘画既有的视觉架构中找到中国水墨艺术的定位与价值。
正如石涛所言“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画自古以来就反映了画家对时代文化、政治、哲学以及社会等方面的思考,而今,无论是山水画、人物画还是花鸟画,每一位艺术家都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水墨实践,向观者展示自身对于当代生活、当代精神的理解。可以说,多元化的探索是当代水墨艺术不可抗拒的潮流,艺术家的个性以及艺术语言都更趋自由,他们能够以一种更为广阔的视角来反思“传统”,创造“未来”。
本展览邀请了十位来自全国各大专业机构的优秀艺术家参与。他们均学院出身,立足于学院教育的基础之上,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知识结构和艺术风格,展示出当代水墨艺术的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共同反映了当代中国画纷繁多元的格局。
文章标题:“院风”当代水墨十人邀请展
本文栏目:展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