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 时空界点——场域沉浸艺术展 |
---|---|
展览时间 | 2019-04-20 - 2019-07-21 |
展览机构 | 年代美术馆 |
策展人 | 何天健 康文峰 罗静方 |
参展人员 | 能尖日 涂少辉 万朵云 武子杨 徐新武 徐子薇 袁松 |
时空界点——场域沉浸艺术展简介
PERFACE
时空界点
2019年4月10日,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捕获的人类首张黑洞影像照片发布。这是人类可以目睹的25000光年外的神秘天体。从牛顿、爱因斯坦到霍金,人类的时空概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博深邃,这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界点。
在西方思想史上,神学、哲学和科学上是一脉相承的,神学对世界终极追问是神,随后哲学要追问神这个终极如何操纵世界,构成这个终极追问的叫哲学,早年的哲学只不过是神学的仆人,而科学是哲学思脉的延展。展开哲学追问,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所谓文艺复兴,就是找回古希腊的文献和古希腊的理性精神,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通过他们的艺术,重新张扬了古希腊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艺术,从古老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开始,总是如影相随着人类对时空乃至对哲学的持久精神追问。
从牛顿力学到量子力学,从古老的洞穴画到教堂的湿壁画,到风格各异的艺术流派,再到杜尚之后到装置艺术,乃至今天的多媒体艺术,科学家和艺术家如同从一个银币的正反两面来解读这个世界,其实他们总是不约而同。
霍金告诉我们,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从最远的星系发来的光是80亿年前发出的,这样当我们看宇宙时,我们是在看它的过去。当我们细读霍金的《时间简史》,我们不禁感慨于我们所处的时空。这种时空感在艺术家那里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艺术是一种观看。当代艺术的可贵在于突破原有的艺术边界,从平面到多维,从时间到空间,构成全新的时空概念下的多元观看与表达,从静止观看到互动体验,当代艺术也正处在一个新的界点。
《时空界点》不是科技展,不是游乐场,它是当代艺术普世价值与哲学追问的精神场域,我们期待这种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与互动可以引发人们对世界观看方式的启示。
我喜欢霍金在《时间简史》里的一句话: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如此,乃是我们的存在。
罗静方
2019年4月12日
艺术的智趣互动体验
艺术家总会打破常规的边界,发现新的观看视角,对于当代艺术家而言,这种边界的探索不仅仅停留在平面,也拓展到时间和空间。
当新科技、新媒体已经成为一件作品的媒介物,艺术家和观众面对作品的时候,不仅感受到新媒介物的一种存在表达,并且也是可以参与其中的一次场域互动。
从此,艺术生态从严肃 的观看欣赏,也进入到艺术智趣的互动体验时代,艺术可以更好玩些,新的“寓教于乐”成为当代艺术打破艺术“权威”边界,走进新生代观众,与公众互动、互趣、互生更好的途径。
和一夜走红各商业中心的“网红展”相比,如何让一个“有趣好玩”的展,在其精神内核基础之上,更加“有趣好玩”,这需要有责任的艺术家和美术馆不随波逐流,做一些有内容的作品和展览,将当代艺术普世价值,在新的思潮中,用新的方式,让公众沉浸到有精神场域的空间体验中,重新发现这个日常边界之外新奇的时空世界。
康文峰
2019年3月10日
鹅(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装置, 毛绒,树脂, 1700x1700x600mm
艺术家:
能尖日
展出经历口目气足口——能尖日个展
(个展)空间站 (中国 北京市)
嫦娥奔月(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嫦娥奔月, 中2000x1600mm|左800x1600mm|右800x1600mm
艺术家:
涂少辉
face(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7
装置, 金属, 2100x1800x450mm
艺术家:
万朵云
秘境160710(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6
绘画, 布面丙烯, 2000x1800mm
艺术家:
徐新武
无题(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9
摄影, 声音, 海绵、投光机、音响, 3000x5500mm
艺术家:
徐子薇
风景组合(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综合材料, 可变尺寸
艺术家:
袁松
文章标题:时空界点——场域沉浸艺术展
本文栏目:展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