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 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 |
---|---|
展览时间 | 2017-03-18 - 2017-06-17 |
展览城市 | 北京⋅北京市 |
展览地址 | 故宫博物院午门东雁翅楼展厅 |
阿富汗,一个印象中曾饱受战火摧残的神秘国度,可曾想,她还是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亚洲之心”。中阿两国交往历史悠长,早在西汉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就曾到达此地,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更是密切了两国的交往。今天,由故宫博物院和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东雁翅楼展厅开幕。这个展览自2007年起,已经在众多国家和地区的21个博物馆进行展出,是一个世界巡展,观展人数高达250万余人,这次是首次来到中国。
此次展览纵贯四千余年的时间跨度,包容数个文明的文化因素,共展出231件(套)展品。展览以考古学意义上的发现地点为主线向观众展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阿富汗历史风貌,共分为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贝格拉姆与丝绸之路四个单元。
展览现场
步入展厅,往里走便是以逆时针方向依次呈现的各个单元:
第一单元 法罗尔丘地
1966年,巴格兰的一位农民发现了法罗尔丘地遗址,出土的金碗和银碗都拥有超过4000年以上的历史。它们为代表的文化对印度河流域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均具有重大影响。该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锡和青金石资源,居住的农民和移民甚至可追溯至7000年前,但人文历史却不得而知。
金杯 公元前2200-1900
第二单元 阿伊哈努姆
阿伊哈努姆是坐落在世界最北端的希腊城市建筑遗址。它由亚历山大大帝的士兵后裔所建,当时亚历山大前往印度,有些士兵留居了下来。泛希腊文化取代了波斯文化的影响,并存在了300年。1961年,阿富汗国王穆罕默德·查希尔沙阿在打猎时,得到了一个科林斯柱头。于是在1965年,法国考古学家开始挖掘这座遗失之城。
青铜手柄 大约公元前145年
瓦檐饰 公元前2-3世纪
赫拉克勒斯青铜像 公元前150年
小盒 公元前145年之前
第三单元 蒂拉丘地
阿富汗地区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突厥和蒙古的后裔,游牧文化的生活方式源远流长,成为了许多学者的研究范本。1978年,俄罗斯考古学家维克托·萨瑞阿尼迪发现了6个游牧部落的古代墓葬,出土了21618件工艺精湛的精美金器。这些游牧部落可能是王室成员,生活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00年之间。他们习惯于随身携带自己的财物。这些艺术品包括数千件小珠宝和其他饰品,这些都可缝在他们的衣服内。
王冠 公元25-50年
剑鞘、双龙造型剑鞘、匕首 公元一世纪
六瓣花饰物 公元25-50年
蝴蝶型饰物、羚羊型饰板、盘子、饰板 公元25-50年
项链、耳夹、手镯 公元25-50年
牧师图案戒指、椭圆形饰物、獠牙、梳子、吊坠、心形吊坠、发簪、胡萝卜形钩扣、带铭文器皿、鞋底 公元25-50年
第四单元 贝格拉姆与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伴随着丝绸制品(全部由中国生产)在罗马帝国的日益流行而出现。提起它,人们的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一幅具有异国情调和浪漫色彩的图画:骆驼和商队、马可·波罗、敢于冒险的商人、拦路抢劫的土匪以及各种奢侈品。中间镶嵌着阿富汗的“丝绸之路”穿越中亚,将中国、印度与西部的希腊和罗马连接在了一起,这其中也包括埃及。
贝格拉姆是阿富汗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两个密封于2000多年前的房间,里面全是当时交易的货物。最初学者们认为这两间房屋可能属皇宫所有,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它们是用来储存“丝绸之路”货物的巨大库房。没有人知道货物主人为何没有回来。房间内的工艺品反映了2000年前阿富汗卓越的艺术水平。
三足鼎、丘比特、墨丘利半身像、骑马者(亚历山大)公元一世纪
玻璃海豚、蓝色碗、马赛克玻璃盘 公元一世纪
彩绘高脚杯 公元一世纪
玻璃海豚、蓝色花瓶、玻璃鱼、蓝色花瓶 公元一世纪
狮鹰支架 公元一世纪
观展过程中,我们赏析了无比精美的艺术珍宝,感受了不同文明间的碰撞和影响,领略了历史悠久的丝路文化,更了解了阿富汗多样化的历史文明。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17日。
文章标题: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
本文栏目:展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