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一德之见——金一德油画作品展

2017-12-31 22:19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支持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 经典壹号画廊开幕式:4月21日下午3:00金一德先生从艺近六十年,这次集中展示了他的《玉兰》系列,《暮年》系列,《树》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充分表现了金先...
展览名称 一德之见——金一德油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17-04-19 - 2017-04-26
展览城市 北京⋅北京市
展览地址 中国美术馆2、6号厅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支持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 经典壹号画廊

开幕式:4月21日下午3:00

金一德先生从艺近六十年,这次集中展示了他的《玉兰》系列,《暮年》系列,《树》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充分表现了金先生在艺术上的追求。"归鴉不带残阳老,留得林梢一抹红"。金先生的绘画中有凄凉的漂泊之感,又有活泼的生命力量。金一德先生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金一德先生195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60年考入中国文化部委托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罗马尼亚博巴教授训练班,毕业后留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本次展览展出他的作品与美术界和艺术公众交流。

悲心大气写独见——“一德之见——金一德先生艺术展”序

悲心大气写独见——“一德之见——金一德先生艺术展”序

读《六一居士传》,尝为醉翁豪气所染。欧阳居士少而仕,老而休,却于书文琴棋酒转来得意,虽泰山不见,疾雷不惊。九韵之乐难引,涿鹿之战莫乱,醉乎其间。金一德先生退休后,画室数迁,却醉于阅读与绘事,每相见,必谈近日所读新书,虽腰背佝偻,却于绘画时激情抓笔,挥斥方遒。其心思如在形外,醉逸之志凝于心,颇具先贤风范。

我读大二时,随金先生雁荡写生。雁荡风光,奇峰叠起,金先生的写生峰峦兀立,葱茏满目,至今仍存印象。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罗马尼亚专家博巴训练班是当年中国艺坛的异数,金先生始终把握其表现艺术的理念,努力与中国写意精神融合,坚持不懈而又勇于探索,守于一而不囿于一。近年来,金一德先生将目光凝于“一”:一簇簇白玉兰,一株株古柏树,一个个临风老人。如此之“一”,纯然卓立,白玉如冰,古木若风,老人虽满目沧然,却浓笔重色,风采照人。这些“一”,以巨大的尺幅,浓艳的颜彩,粗放的大笔,强烈的质感,逼呈于目前,凸显孤心所见。此所谓“一德之见”。

金先生所见有一种兀然独立的“满”。白玉兰深翠洁白,如冰雕玉琢,鏦鏦铮铮。古柏兀立画中,老枝萧瑟,烟霏叶敛。最奇的是“老人系列”,二米高的画面,满满地直立目前,从白玉兰、古柏树的色调向着“老人系列”的纯色转变。金先生的“满”,有着一种“线”的充满力度的耕耘。那纯然的粗线既是整张画的结构,又是人物表现的语言,一方面是骨气用笔,另一方面是挥洒写意。尤其在所绘老人那里,这些线爬满风霜的面庞,编织着沧桑的力量。金先生的“满”又蕴着满满的秋意,其色凄艳,其气栗冽,其意寂寥,虽人物孤落,却一气萧飒,存铮铮肃穆之余烈。

金先生已是八旬老人,却老笔纵横,独写满目大气。岁月无情,草木凋零,大凡人在老境,其简淡无为,趋小趋浅,趋于空明;而金先生的简淡,却趋大趋厚,趋于凛冽。其奔腾磅礴之气,鏦铮铁鸣之质,如明河在天,秋声疾走,闻者无不悚然。“有动于中,必摇其精。”金一德先生以朴笔素心写金石之质,凛冽之气,如萧萧悲心,飒飒大气,令我辈钦服。

此则短序,献给“一德之见——金一德先生艺术展”,并记吾辈钦敬之心。

许 江

2017年3月8日

部分作品

老人系列之一、金一德、 2015年、 布面油画、150cmx200cm

老人系列之一、金一德、 2015年、 布面油画、150cmx200cm

大美、金一德、 2015年、 布面油画、200cmx200cm

大美、金一德、 2015年、 布面油画、200cmx200cm

暮年系列之二、 金一德、2008年、 布面油画、130cmx97cm

暮年系列之二、 金一德、2008年、 布面油画、130cmx97cm

柏树系列之一金一德2003年 布面油画130cmx110cm

柏树系列之一金一德2003年 布面油画130cmx110cm

花如玉、金一德、 1999年、 布面油画、61cmx50cm

花如玉、金一德、 1999年、 布面油画、61cmx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