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 时和岁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二十四节气主题艺术展 |
---|---|
展览时间 | 2017-06-12 - 2017-07-10 |
展览城市 | 北京⋅北京市 |
展览地址 |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一层 |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承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生会
展览时间:2017年6月12日—7月10日
展览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一层
开幕时间:2017年6月12日14:00
学术座谈:2017年6月12日15:00至16:30,四层第5会议室
学术顾问:吕品田、李新风、陈孟昕、刘万鸣、李一
展览组委会:赵彩红、郭剑威、安超
指导老师:刘童
策展小组:崔晓蕾、邓琦、张海法、金宗学、石洪宇、李静芳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活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指导农耕生产实践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二十四节气” 融合天文、农事、民生习俗和人文艺术,衍生出具有鲜明中华文明特色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深刻影响中国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作息制度,“二十四节气”以其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独到把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和卓越创造力,其所关系的丰富节俗和节俗艺术活动亦折射出中国人的深厚人文情怀。无论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还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现实祈望的承载,蕴含丰富的“二十四节气”都可谓“天道”与“人道”和合相通之大道的社会践行。由我院研究生会发起组织的本次展览活动,援引唐代诗人郑锡“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之名句为题,切入对“二十四节气”的审美阐释,希望通过艺术创作深入感悟与体认贯穿其中的“和合”精神,显示了一代青年学子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
本次展览的策展团队和参展人员均为各个专业的在校研究生。对同学们来说,无论是展览策划还是主题创作,都是增进学术积累、锻炼综合能力的研究性学习实践。大家要想圆满完成任务,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之长,也要了解所涉其他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要相互交流与密切协作,以呈现并强化展览的主题性和活动的整体性。从参展作品来看,同学们满腔热情地投入筹划和创作,努力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法和多姿多彩的样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抒发自己的审美情怀。透过这些迁想妙得、神采飞扬的作品,我们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激扬青春之心而焕然释放的丰富审美意象,更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浸润莘莘学子而蓬勃生发的盎然生机活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
附:参展人员名单(按作品类型与展出顺序排列)
绘画
周涛、陈水兴、周千然、周逊、崔亚鲁、任赛、张恨雨、宋晨、刘艺菲、杜武杰、宁强、黄勤、江锦世、朱翼、夏域、刘煜、邓建军、徐小云、李泽卿、卢洪英、刘少宁、樊诚、李琳、冯流阳、利有成
书法
聂国强、吴彧弓、杨金国、毛峰、金宗学(戚志雯作诗)、张浩、朱欣蕊、朱文哲、李婧、黄彦伟、吴成君、吴宗阳、国腾飞、张一帆、李朋、吴季鸿、汪哲平、裴志强、王瀚、贾保荣、陈凯、章国新、李立山、杨康健、李浩溦、莫金龙、傅振羽
篆刻
毛峰、冯明、张彪、潘炳杰、吴彧弓、李婧、张一帆、鹿秋珺、刘美汝、王瀚、李浩溦、贾国元
设计
李静芳、周成宝、郭雨
工艺美术
苗炜、崔家悦、周明明、支持、徐心悦、袁艺、薄清江、张金晖
装置艺术
潘悦、冷明师、贾明哲、杨慧子、王俊远
文章标题:时和岁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二十四节气主题艺术展
本文栏目:展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