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共同的神话

2019-10-02 06:06
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共同的神话简介2019年9月16日,由华侨城OCAT当代艺术馆群、华侨城西部投资有限公司指导,成都安仁华侨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办,四川安仁欣闻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协办,成都智造商业管理...
展览名称 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共同的神话
展览时间 2019-10-13 - 2020-02-12
展览机构 安仁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协办单位 四川安仁欣闻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策展人 何桂彦、吕澎、Siebe Tettero
参展人员 Volkan Aslan、Sandow Birk、曾令香、陈鸿志、陈界仁、陈彧凡+陈彧君、范勃、Coco Fusco、高世强、管怀宾、顾雄、何多苓、何工、何剑、洪浩、Jasmina Llobet & Luis Fernández Pons、焦兴涛、金江波、Chris Jordan、李昌龙、刘家琨、刘建华 b.1962、李勇政、Cristina Lucas、卢征远、缪晓春、Dylan Mira、Carlos Motta、Arash Nassiri、ÖzgenErkan、Trevor Paglen、庞海龙、佩

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共同的神话简介

2019年9月16日,由华侨城OCAT当代艺术馆群、华侨城西部投资有限公司指导,成都安仁华侨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办,四川安仁欣闻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协办,成都智造商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在安仁古镇《今时今日安仁》演艺综合体刘元琥公馆召开新闻发布会。

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将于10月12日开幕,本届展览的主题是“共同的神话”(A CONFRONTATION OF IDEALS)。第二届“安仁双年展”由艺术史学家吕澎、四川美术美院教授何桂彦、荷兰著名策展人塞伯·泰德若 (Siebe Tettero)作为联合策展人。遵照专业、学术、国际等原则搭建展览结构,制定展览的主题和架构选择参展的艺术作品、拟定参展的艺术家名单,保证展览的学术性效果及影响。三位策展人联手出击,以期今年十月在安仁邀大家共享艺术的盛宴。

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借用东西方两个历史的隐喻,来表达全球化时代当代艺术的主题。在复杂而充满戏剧性冲突的时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观望、相互之间的对话以及交流该如何进⾏?更多的问题是,什么是全球化时代崭新的宝船,以致将亚洲和其他区域的人们带往地球他乡;而什么样的新的地球仪能够建立人类全新的视角,理解人类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未来?人类如何来建立一个可以共同面对未来挑战的文化共同体?

郑和下西洋”(Zheng He's Voyages)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当初的主要目的是不是建立稳固的朝贡体系,探索更多的人类空间与世界互通有⽆,无疑是下西洋的⽬的之一。1492年的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人陆续抵达了美洲、非洲南部和亚洲。在冲突分歧与合作共赢并存的复杂局面中,人类社会曲折地向前发展。“共同的神话”意味着建⽴立人类文化共同体的理想、问题与努力。所谓共同体,是一个和谐至善的承诺。本次安仁双年展就着⼒于思考如何在尊重不同⽂明的历史传统基础上,如何塑造全新的人类⽂明共同体。

全球化的宝船何为?它势必将要抵达边境。在此次双年展呈现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无数交织在边境的问题。全球化的问题实际上牢固的牵涉到地域性。边界是最困惑的割裂⾏为,当人类的赤裸生命面对边界时,他遇到的是一个现象学意义上的遮蔽。Trevor Paglen形容⾃己是一位风景画家,他的景观框架延伸到海洋的底部,超出了地球⼤气层的边缘。他的艺术试图捕捉不在任何地图上的地方 - 秘密的空军基地和从事反恐战争的近海监狱 - 以及现在塑造我们民主国家,电缆,间谍的数据收集和监视网络卫星和数字世界的人工智能。这些奇妙领域的存在并不是由于全球化⽽生,但却由于全球化而揭蔽。当我们通过艺术抵达⼀个又一个边界时,这场狂浪的冒险,就像漂泊的尤利⻄斯登上了奇遇重重的岛屿。而在另⼀重隐喻中,他注定将要回到家乡。

边界不仅存在于文明社会的物理延伸处,还存在于文化的精神领土中。2015年的《机械土⽿其人》 (The Mechanical Turks, 2015)是两个巨大的会说话的钢铁机器人,其中一个机器人宣称⾃己是原始主义者(男性声音),另一个是建构主义者(⼥性声⾳)。一个想回到我们的⽂化的起源,生命的来源,表现主义,原始的⽣活方式;而另一个渴望更新,建设,技术和进步。

还有一些作品表现人类对边界的逃离。视频《仙境》(Wonderland,2016)讲述了穆罕默德逃离战争的故事。穆罕默德是一个13岁的男孩,他又聋又哑。他让我们直面他从ISIS逃往土耳其的过程中所目睹的一切。无论是物理边界的逃离,还是人性的边界。他者的身份困惑,又一次在主体性的忽视中被放大。他者的感受,是身处于边界者的心灵感受,是不被认同的、不被倾听的、难以被放大和接收的频道。他者在主体叙面前永远被隐匿在幕后,他者对于主体来说不过是一场无足轻重的排演,随时中断,随时取消。2019安仁双年展的作品,意图重新将这些他者的声音汇聚起来,使我们感知和触摸到边界的可视化存在。

精神总是不可遏制的要去突破和挑战边界,使⾃己从一个点向外扩散和移动,这使得我们意识到,在许多情况下,与其说边界是一种物理的存在,倒不如说它是一种象征体系——能够塑造身体、记忆和历史的象征体系。夜视(2018 - 2019)是一个实验视频,它的灵感来自两个跨越一个世纪的家庭故事:Dylan Mira的曾祖母,她在日本占领时期以萨满的身份生活,当时萨满是非法的;还有她的叔叔,他开着摩托车穿越了了三八线与朝鲜接壤。在想象中,Dylan Mira让精神的符号,一只虎穿越了世界上最严格的军事景观。艺术家质疑我们与强加的和想象的边界之间的关系:这些边界划分领土,允许或禁止穿越世界,塑造记忆和历史,重塑个体的身体。

在全球化的宝船中,每一次的触碰都意味着重新建构象征的可能性。对边界的揭蔽,论述,试探和挑战,构成了安仁双年展作品选择的基本逻辑。在奇妙的想象中,这种边界的消融将会给世界带来化学形状的改变。Tehran-Geles是一个虚构的德黑兰,以洛杉矶为背景。在一次空中旅⾏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景观。当⻜机⻜过林荫大道时,移⺠的个人纪念品与伊朗首都的集体故事相呼应。到了市中心,建筑物⾥霓虹灯招牌林立,人声鼎鸣,带我们踏上⼀段梦幻之旅。就像科幻小说中把现在投射到未来一样,这部短⽚把德黑兰的过去投射到⻄方的现在。这部短⽚的制作产⽣了一种视听上的“迁移”,洛杉矶的航拍与德⿊兰拍摄的视频,并通过Skype将在世界各地不同城市录制的采访融合在一起。

使人们觉得冲突的无非是牢不可破的象征而已,当这些东西被混淆和稀释的时候,我们对景象的理解也将产生动摇。在充满哲理意味的作品《艺术盲点》(Artistic Blind)中,玻璃由水晶透视的透明消失点组成,在水晶透视中,人物被夹在两块不同方向的玻璃中间,他似乎被两股想象的水波吸收而消失。这种冲突的象征正式被夹在边缘的人的现代性之隐喻。每一个体实际上都处在矛盾的边界中,我们看似远离边界,实际上却都存在于边界的核心。我们不是成为这种结构的边界,就是成为另一种。实际上,各种不同的涟漪在互相激荡着,而个体生命却成为了能量交叉的节点。

我们可能不会忘记马可波罗刚抵达元大都时的震惊,他面临的是一种高⽂化语境的失语症,由于过度激动而导致的身心俱变。有人称之马可波罗综合症,这种难以名状的文化失调非常类似于司汤达的博物馆眩晕症——这意味着一个⾮常强烈的信号,我们正在触及世界的尽头。我们将在那儿目眩神迷。让我们期待安仁双年展地艺术盛宴。

下一篇: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