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刘声——水流柴

2019-12-22 05:22
刘声——水流柴简介本来画廊将于 10 月 26 日带来刘声个展“水流柴”。在西三村近三年剧烈的环境变化下,刘声的感觉从刚开始看到这种情景的激烈,慢慢变得有点麻木,如何应对眼前的遭遇一直困扰着他。和村民聊天成为...
展览名称 刘声——水流柴
展览时间 2019-10-26 - 2019-12-28
展览机构 本来画廊
参展人员 刘声

刘声——水流柴简介

本来画廊将于 10 月 26 日带来刘声个展“水流柴”。

在西三村近三年剧烈的环境变化下,刘声的感觉从刚开始看到这种情景的激烈,慢慢变得有点麻木,如何应对眼前的遭遇一直困扰着他。和村民聊天成为他这两三年的日常,他从中片段式地了解到西三村的过去和现在,也了解到一些个体的生存故事。在本次展览中,刘声以一条垂直时间线为线索,将这些漂泊于珠江三角洲的水流柴串联成三个故事:

水流柴之一:西三轶事

西三村位于南浦岛的西北角,而南浦岛位于广州市南方番禺区的西北角。南浦岛东与洛溪,南与大石,西与南海三山,北与广州芳村隔江相望。

这个江洲岛在二百多年前才开始有人居住,当时这里还是一片“烂滩”,水涨潮时大部分地面会被淹没,一直到民国陈济棠时期才开始围垦、筑堤坝,主要用石头和泥土。

听老人说,西三村以前叫“田寮”,这里的人多是疍家和周边“不受欢迎的人”组成,刚开始只有几间草寮,后来慢慢地在此定居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就像“水流柴”一样随波漂流到这里,搁浅在这块滩涂上,再次生根发芽……

(未完待续)

水流柴之二:土胜

我的名字叫土胜,1953年出生。“老窦(父亲)”说那年村里土改,给我起一个应景的名字:希望土改胜利的意思。

那年村里划阶级:地主、富农、上中农、中农、贫农、雇农。

地主阶级:地多要请人打工耕种的那种。

雇农:流离浪荡,什么都没有,到处给人或者在别人家里打长工的那种。

我家父辈有三亩地,被划为中农。

1958年开始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全村人一起吃饭,一起干活,没多久就没得吃了,我从记事起就没吃饱过……

(未完待续)

水流柴之三:阿沛

我今年41岁,1979年出生。大家都叫我阿沛,“老窦”去问过算命先生,说我命中缺水,所以起名“沛田”,水丰泽田,做农的命。

小时候很开心的,村里头很多果树,基本没什么垃圾,门前这条河涌也很清澈,整天不是游泳就是摸鱼捉虫。有时候一群小孩偷摘别人家的石榴被追吓也很开心。那时候根本不用关门,到了晚饭后大人小孩都出来聊天玩耍,桥头周围人最多。

现在村里河涌又黑又臭,用船桨轻轻一搅,那股臭味“无人顶得住(没人受得了)”,我儿子现在出门不认得邻居的,他们这代人都是“关起门的了”。现在的桥头都是外地人……

(未完待续)

刘声,1971年生于广东湛江遂溪,199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广州番禺。

相关展览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