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 针线活 |
---|---|
展览时间 | 2020-08-08 - 2020-08-30 |
展览机构 | zapbeijing |
参展人员 | 陈蔚、黄朔菲、刘符洁、王宝菊、席丹妮、渣巴 |
针线活简介
或短暂的
陈蔚用外婆的头发和自己的头发和线,在外婆留下的手帕上绣了一幅外婆的肖像,这是叙事型作品。
黄朔菲用布片连缀起一个多棱切面的石块,“布石头”包裹住一个真石头,石头的重量保留了,布片拼贴保留了石块的肌理,但黄朔菲切断了日常的惯性联想,类似一朵黑色的棉花,这是对思维定势的一个推挪。
刘符洁有感于在印刷品中经常看到的雕塑其实是一个雕塑在平面中的“雕塑的形象”,其中甚至包括一个鼻梁在眼窝投下的阴影的边缘线,雕塑在光影下被摄影术凝结为一个平面图形的这个图像遭遇是刘符洁处理的对象,不是鼻子。
王宝菊的《一根红线的五个旧址》根据zapbeijing墙上的定位点现场创作,五帧画面连续,依照创作时间排序为5、1、2、3、4,每帧画面由六个定位点构成“画布幅员”,一根红线在定位点之间取舍连接形成形状。《五个旧址》是限定性的长卷。
席丹妮创作于2019年7月的《蚊帐》,源于外公的故事:60年代初,由于布票短缺,外公每天排队购买限额4个的口罩,拆开成纱布,再缝成蚊帐,抵御叮咬。一块纱布离开一个口罩的尺寸标准,积攒成一个蚊帐,于是蚊帐结构更接近于袈裟的百衲衣,我们看到一块纱布游离于制度之间的痕迹。
渣巴的《A4》是把一张A4纸连缀在一件衣服上的各种情况,源于印刷厂的尺寸制度和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尺寸标准之间形成抵牾。
文章标题:针线活
本文栏目:展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