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 谢静——靠边站 |
---|---|
展览时间 | 2020-11-02 - 2020-11-15 |
展览机构 | 33ml offspace |
策展人 | 夏天 |
参展人员 | 谢静 |
谢静——靠边站简介
33ml offspace 将于11月1日呈现展览“靠边站”。该展览为艺术家谢静“更好的词汇”项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后疫情时代”的语境下,艺术家谢静将以表演、录像、装置等艺术形式来引发私人生活与公共表达之关系的思考。本次展览作品皆是为33ml offspace所制作的特定场域作品,作品数量将随展览日期的更迭而递减。
正在持续的全球性危机再一次提醒我们,人类生活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混合体。时间的延展和空间的延宕让世界处在一种不确定性之中。生活的重建与潜伏的焦虑逼促出人性的冒险。在个人生活的暂停和重启之中,人们被迫反省和检查生活的冗余,并必须以佯装的充实来填补和充满这种冗余。另一方面,试图重新回到安定生活的努力也不得不接受更多现实条件的排查,如果不祈求于创造性的力量,如果不愿被卷入更大的风险里,人们还能以何种姿势面对自我、他人以及两者之间的连结?人们还能在何种空间之中重新开启充满信心的对话?
在某种程度上,“靠边站”中的作品都徘徊在个人寓言与社会现实之间。它的叙事既混淆了内在性与外部性的分野,同时也将此刻与滞留的过去并置到了一起。一桩事件被凝固的方式就是成为一条历史叙事的环节,但如果这种叙事来得过于迅猛,那么事物本身就会很快被秩序所取代。出于一种迂回的考量,此刻的艺术或许应当出面为这种情形缓颊。换言之,艺术一般不急于给出答案,它总是出现在提示的过程之中,并且,艺术总是一再地提示。
此次展出的项目“靠边站”源自于我在疫情隔离期间开始创作的新项目“更好的词汇”的一部分。“更好的词汇”旨在思考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量是如何渗透的,以及对于它们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的反思,这些问题在疫情期间的各种现象里都体现出了更深刻的力量。它们正在以更智能的方式向我们渗透,没有逼迫,循循善诱,我们主动暴露。我们将朝着更加增速和焦虑的时代冲刺。此外,这个项目希望通过对于主体间性和共情的思考来关心与他者的关系,以及个体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当人们经历着人类共同面临的,突如其来的危机时。我们必须承认并且看到生命与生俱来的脆弱性,暴力它先于此前存在;并去思索我们是如何与他人紧密相连的,在这个基础上,去关照其他的生命。
另一方面,疫情和灾难像一面放大镜,它放大了所有关系的张力,它让身体更敏感,让感官更敏锐。然而,还庆幸的是,我感受到的是生,是流淌着的日子,是还有生命感的时间。它短暂地让我们逃离了普遍贫乏的世界,短暂地间离开了我们对于虚幻景观的疯狂追逐与献祭,哪怕是以个体自顾不暇的方式,哪怕我们还将重返到更狂热的世界,但也期许召唤意志和真正的欲望。此刻,时间它不像如同螺丝滑丝般地平滑奔走而不被感知,我们以如此极端的方式和代价,重新感受到时间,逐渐修复感知时间的能力。它给予了不与世界同步的正常人正名的机会,我们的出路或许藏在这里。
在疫情爆发的初期,我们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判断来作为参照依据,大家左右观望,处于一种无法站立的状态。人们在信息的判断中摇摆,自我怀疑,并一直试图寻找到一个落脚点,一个可以站立的定点,一个安全的栖居之地。人们一直处于一种挣扎着的疲惫状态。靠墙,是下意识去寻找并选择的安全之处;靠墙站,是寻找安全感的动作,但同时也是一种(被)压迫的动作。因为它常常伴随着外力,它意味着挤压,压缩,强迫感,被推向,不可僭越等等。由此,部分作品将推向这样的张力地带。
这一系列的作品里,有反思,有批判,还有期许和可能的抵御路径。让我们回到去感知这些存在着的感性之物上吧,回到对其时间性的知觉体验上来,去抵御透明的暴力和淫秽。并向着未完成的未知地带敞开, 通过思考去克服恶,通过行动与他者相伴,通过谦逊地自省和检视,拓开间隙之地。以此,去不断地瞥见世界,不断地去接近我们所寻找的东西。
我们的生命和姿态如同苇草。但再微弱的光也可以稀释黑暗和恐惧,人们很需要,需要这种微光随机撒播在大地,如果微光幸运地嵌入了某人的身体里,这就足以值得我们去守护。
—— 谢静
文章标题:谢静——靠边站
本文栏目:展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