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以形写神”2018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人物造型主题交流展暨研讨会

2018-05-07 15:00
展览时间:2018-05-08 - 2018-05-14开幕时间:2018-05-08 9:30展览机构: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展览地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主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承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参展人员:南京...
展览名称 “以形写神”2018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人物造型主题交流展暨研讨会
展览时间 2018-05-08 - 2018-05-14
展览地址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以形写神”2018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人物造型主题交流展暨研讨会

展览时间:2018-05-08 - 2018-05-14

开幕时间:2018-05-08 9:30

展览机构: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地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承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参展人员:

南京艺术学院:于友善 周京新 束新水 秦修平 程楠

中央美术学院:唐勇力 李洋 刘金贵 刘庆和 王晓辉 武艺 徐华

中国美术学院:尉晓榕 王赞 李桐 盛天晔 花俊 王犁 潘汶汛 邓先仙 林皖

天津美术学院:李孝萱 马骏 徐加存 冯士坤 马兆琳

西安美术学院:李阳 刘西洁 郭茜 王兴华 刘军利 录洁囡

四川美术学院:黄山 冯斌

广州美术学院:黄一瀚 林霖 何枫 于理 陈朋

鲁迅美术学院:陈苏平 李岩 李诗鹏

湖北美术学院:戴少龙 方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临 王巍 叶健 丁荭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白璎 贺兰山 李戈晔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刘大为 李翔 刘泉义

山东艺术学院:韩菊声 李忻峰 杨斌 卢晓峰 刘琦

广西艺术学院:郑振铭

云南艺术学院:刘涌 赵芳 禾子佳 田菁

首都师范大学:孙志钧 刘进安 韩振刚 王珂 党震 王海滨

北京师范大学:范治斌

南京师范大学:张正民 谭雷鸣

山东师范大学:张望 孙夕恺 孟祥军 刘翔鹏 孟哲

华东师范大学:蔡广斌

华中师范大学:钱忠平

新疆师范大学:康书增 杨臻臻

中央民族大学:纪京宁 殷会利 曹宝泉

中国人民大学:高毅 黄华三 雷子人

北京服装学院:祝铮鸣

北京工业大学:王煜

北京理工大学:杭春晖

北京印刷学院:孙浩

鲁东大学:杜小同

武汉理工大学:丁山

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黎明 何家英 陈孟昕 崔进 张见

中国国家画院:赵奇 梁占岩 杨晓阳

北京画院:袁武 彭薇 王冠军 孙震生

江苏省国画院:石晓 姜永安

陕西国画院:邢庆仁

广州画院:罗寒蕾 展览介绍

➤ 访谈讲座

主持人:商勇

内容:我的形神观

时间:2018年5月8日下午14:30~16:50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逸夫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 研讨会

主持人:徐钢、秦修平

内容:“以形写神”——人物画造型课题研究与教学交流

时间:2018年5月9日上午8:00~11:30

地点:华东饭店D楼3楼多功能厅

前言

自六朝以来,“以形写神”便是传统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创作的基本原则,它也确立了绘画领域中“形”与“神”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中国人特有的造型观念和审美特点经过千年的凝练,已经成为有别于西方造型体系的东方文化景观。一般来说,欧洲绘画的审美价值观有"以人作为万物之尺度"的传统,尤其在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绘画通过透视法和解剖学的广泛运用,在“形”的表达上其写实程度可谓登峰造极;而中国传统绘画则保持着自身的文化秉性,画家们从对象的内在结构出发,更注重精神的把持和内心的感悟,他们以线条为基本语汇,勾勒对象的外形,进而以表达对象的精神,所谓的“以形写神”,“形”只是方法和路径,而“神”才是目标和归宿,所以,神品才会成为传统中国画的最高评价标准和神圣境界。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以形写神”这一箴言仍然为中国艺术家们所严格恪守,你可以破旧,可以创新,也可以与时俱进,但“以形写神”这千年之灵一直深藏于历代中国艺术家的躯体之中,生生不息,日久弥新,体现出了中华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

此次由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传统中国画的交流展正是以“以形写神”为主题,邀请了全国重要的高等艺术院校从事人物画教学、创作与研究的专业教师以及全国著名画院的专业画家一道参加展览和研讨。我以为这样的活动对画家个体而言,是一次极好的学习、观摩、交流机会;于艺术院校而言,它不仅展示了各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专业人物画教学、创作、科研的整体面貌,同时也是传统人物画教学理念、方法和内容的一次梳理和总结。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人物画教学和创作在全国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名家大师先后在此执教,也培养了许多优秀青年艺术家,我相信此次展览及研讨会将对传统中国人物画创作以及高等艺术院校中的人物画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近几十年来人物画在中国画的发展中成绩显著,在创作形式、材料探索等方面均有新的进展。但无论外部条件如何变化,人物画对于“以形写神”的初衷始终如一,在创作中通过人物的外形塑造表现特有的神韵情态和精神内质是人物画创作的基本要求。望参加本次展览的诸位画家皆能秉持这一美学原则,不仅是在个人的艺术创作中,更在授课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一理念凝练升华,使中国画人物创作的艺术成果更上一层楼!

当代中国画所处的文化环境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信息传播的便捷给活跃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条件,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不断提升,中国画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我们应当珍惜这一宝贵的机缘,在这样的时代机遇下承担起传承与创新的责任。另一方面,来自图像世界的挑战依然严峻,在日趋扁平化的图像信息时代,更应当注重研究传统中国画的造型方式,充分发挥笔墨的特征,彰显中国画的内在精神。在这种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人物画家更有责任思考如何继承中国传统的笔墨精神,用人物画的造型语言和世界文化接轨,兼容并蓄,在“以形写神”中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

最后,衷心祝愿此次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