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 “朴素的世界·乔晓光”水墨个展 |
---|---|
展览时间 | 2018-06-16 - 2018-07-16 |
展览地址 | 灿艺术中心 |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朴素的世界·乔晓光开幕时间:2018年6月16日15:30展览时间:2018年6月16日—2018年7月16日展览主办:灿艺术中心展览地点:798艺术区灿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东街11号)
艺术家乔晓光正在进行创作
艺术家简介
1957年生于河北邢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委会委员
近年的展览:2010年,北京一月当代画廊(美国)《空花·乔晓光剪纸艺术展》2011年,美国布卢明顿市印第安纳大学艺术博物馆《“城市”剪纸展览》2011 西雅图Cullom Gallery《乔晓光与田中良平二人剪纸展》2013年,北京灿艺术画廊《对偶的世界·乔晓光水墨艺术展》2013 无锡凤凰艺都美术馆《新抽象·2013作品邀请展》2014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纸的对话——龙和我们的故事》2015 北京时代美术馆《大美水墨·当代主题作品展》2015 挪威奥斯陆维格兰博物馆、特隆赫姆国家装置艺术博物馆《纸的对话——龙和我们的故事》2016年,上海新天地一号会所《蝶·新象——乔晓光水墨展》2016卢森堡欧洲议会《生活的史诗—剪花的故事》2016英国泽西市政厅《剪纸新语·龙和我们的故事》2016北京太庙艺术馆《文明的回想·中华匠作展》2017美国西雅图Hoedemaker pfeiffer建筑所《天地》展2017宁波《文明的回响—匠作之美》2017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文明的回响·致匠心》
乔晓光《白色的城》White City 125x125cm 2016
乔晓光《哥特的羊》Gothic Goats 68x137cm 纸本水墨 2016年
2018年6月16日15:30,“朴素的世界”乔晓光”水墨个展将在北京798艺术区灿艺术中心开幕。
乔晓光,1957年生于河北邢台,1990年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中央美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近三十年坚持实践以树立本土文化精神为主旨的艺术探索之路,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展览,并多次参加国家重要展览并获奖。新世纪初以来,探索以人类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剪纸艺术创作与国际间的艺术交流。从1986年开始,乔晓光三十多年持续考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的田野实践。
乔晓光《北四环》North Fourth Ring Road in Beijing60x137cm 纸本水墨 2018
乔晓光《高原的风马》Wind and Horse on the Highland 68x137cm 纸本水墨 2018
本次展览将展出乔晓光近五年创作的38幅水墨作品。这些作品从传统文化遗产和远古神话中寻找灵感;从更宽阔的民族文化中去发现母题和艺术思维的独特性;从民间活的文化信仰中发现事物的隐喻;从传统美术考古的图像中发掘有现代意义的视觉程式。
乔晓光在一个更加开放的人类文化遗产视野中,去建立自己的水墨图像观。与大多数传统型和学院型的水墨画家不同,乔晓光在艺术媒介和艺术叙事中,表现出更加自由自信的状态,他在中国传统文人水墨画的文脉中,融入了多元的艺术因素,也开始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他的艺术实践与中国远古艺术的血脉相通,同时又通过混生观念的艺术实践,扩宽了现代水墨语言的语境,通过与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的结合,他使水墨画获得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
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到7月16日。
乔晓光《殊胜》Proud 68x137cm 纸本水墨 2017
乔晓光《丝路》Silk Road 122x122cm 纸本水墨 2018
水墨画的边界不断拓展延伸,多元文化在水墨实践中混融与羼和,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常态经验。注重不同文明艺术形式背后的叙事原则、文化思维与艺术谱系的关联,发现人在自然关系中对艺术的选择以及艺术在时间中的独特过程与存在,成为乔晓光的探索研究课题。 在漫长的水墨实践过程中,乔晓光不断地寻找建立着自身水墨谱系的“芥子园”。他认为水墨画的讨论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画种问题,而是成为一个主题泛化和传统与现代因素并存的实践载体。无论是水墨实践的多元化,还是相关水墨艺术研究与批评的不断开放,现代水墨画的艺术属性越来越趋向于不确定,从而发展积聚蜕变为一个新的物种。 在乔晓光眼里,水墨画已不再简单等同于传统的文人水墨,而是在一个更开放的知识结构和审美趣味中流变转型。水墨开放的能量并不完全来自笔墨,而是回到纸的本体与神性,回到纸与墨作为载体的叙事传统,开始探索笔墨形式以外的可能。
乔晓光《丝路古城》The Ancient City on the Silk Road 125x125cm 纸本水墨 2018
乔晓光《太阳书》The books from the Sun 122x122cm 纸本水墨 2018
乔晓光的水墨实践是一个文化与艺术不断开放与融合的过程,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越来越趋向个体经验的实践。在他的作品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图腾化“母题”,金乌、羊、蝶、九宫、城、门……形象夸张、色彩强烈、线条自由,具有鲜明的视觉特征。 他从远古神话中寻找民族文化的原型,从民间美术的符号中上溯民族文化的基因,对其进行信息解码以后,再加以重新演绎,构建新的现代艺术图式,建立自己的当代艺术语音。并将中国明清以来的文人水墨画文脉与中国远古艺术的血脉接通,同时又通过与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的结合,使水墨画获得了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
乔晓光《羊山》Sheep Mountain 68x137cm 纸本水墨 2018
乔晓光《阳》The Sun 122x122cm 纸本水墨 2018
“乔晓光的美学观是中国古老哲学中的’抱朴’,即直面生命体验和本质的朴素无华。乔晓光认为朴素,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内在生命质朴无华的灿烂。凡朴素的东西,都不是表面的华丽和悦人耳目的渲染。艺术溺止于感官,不可能有生命的朴素,天地间的大朴素,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需要我们投入整个生命去发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批评家 殷双喜
文章标题:“朴素的世界·乔晓光”水墨个展
本文栏目:展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