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美国历史稍有了解,大概听说过康涅狄格州曾经有一棵著名的《宪章橡树》(Charter Oak)。1687年10月31日的晚上,英雄船长约瑟夫·沃兹沃思(Joseph Wadsworth)将英国政府命令解散康涅狄格政府的康涅狄格宪章藏到了这棵白橡树洞内,改变了康涅狄格州,乃至整个美国命运的走向。1856年,这棵600岁高龄的明星树被一场暴风雨刮倒,美国民众表达了深深的哀悼——方式之一就是人人都想拥有一件用它的木材做成的器物。于是宪章橡树制品一时风头无两:康涅狄格州州长就有一张《宪章橡树书桌》,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议长的椅子也是用它制成;马克·吐温去拜访沃兹沃思艺术博物馆(Wadsworth Atheneum Museum of Art)的创办人丹尼尔·沃兹沃思(DanielWadsworth)时,声称想要参观他的伟大艺术创作,后者展示的也都是宪章橡树作品;而其它用宪章橡树做成的艺术品纪念品更是不胜枚举。马克·吐温打趣说,这些宪章橡树制品简直可以铺一条从哈特福德到盐湖城的木板路!
美国银收藏家Philip H. Hammerslough向Wadsworth Atheneum赠送了超过650个藏品。这里所示的是Myer Myers品牌茶壶,1723-1795。
这个故事是从布兰迪·卡尔普(Brandy Culp)那里听来的。这位不久前就任沃兹沃思艺术博物馆美国装饰艺术部负责人的专家新近策划了一场名为《极致辉煌:重新发现美国设计》(Simply Splendid: Rediscovering AmericanDesign)的展览,涵盖从17世纪的殖民地时代开始,一直到20世纪中期各个阶段设计风格的代表作品;展品包括绘画、陶瓷、家具、玻璃、金属制品、服装以及其他纺织品,大都是极少与公众见面的博物馆收藏珍品,而前面提到的议长的一把宪章橡树椅子也在其中——这把椅子当时由美国著名发明家和实业家塞缪尔·柯尔特(Samuel Colt)购得,然后捐赠给了沃兹沃思艺术博物馆。
Womb 椅子和脚凳,由Eero Saarinen(1910-1961)设计。
虽然就算从17世纪初的殖民地时代算起,美国历史也总是习惯性被吐槽《太短》,但在这将近400年间,与民生、文化、艺术,甚至我们所处的这整个世界紧密联系的设计史,亦是一幅壮观的画卷。
展览现场
沃兹沃思艺术博物馆作为全美最古老的公共艺术博物馆,有着大量美国早期家具和装饰艺术作品收藏,几乎都是来自私人捐赠。比如塞缪尔·柯尔特的遗孀伊丽莎白·柯尔特(Elizabeth Hart Jarvis Colt)就在1905年去世之后,捐出上千件艺术品,其中包括为数不少的哈德逊河派画作(Hudson River ValleySchool)。1926年,银行家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 Pierpont MorganJr)也为博物馆买下了新殖民风格代表家具设计师华莱士·纳丁(WallaceNutting)的一系列作品;还有美国著名银器收藏家Philip H. Hammerslough也在上世纪80年代向博物馆捐出了超过650件藏品。
卡尔普从这些数量庞大的展品中挑出了将近一百件展品,《希望能展现出美国装饰艺术发展的变化,能够反映出各个时代的价值观》。
左 > Eliza Jane Turner Trask的客厅纪念品,18世纪后
中> 约翰·哈斯(John.H)的橡木椅
右> 威廉·霍华德设计的柜子,1870
左> samuel loomis设计的柜子,1770
右> 橱柜,1665-73。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普利茅斯殖民地总督Thomas Prence的立柜(17世纪),用红橡木和红衫木为主料,装饰部分则采用北美香柏木和枫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名士Jane Naomi Strong Welles的一张彩色羊毛刺绣炉边地毯(19世纪),内衬和镶边都采用天然亚麻面料,是来自林肯总统的夫人玛丽·托德·林肯的礼物;还有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著名画家约翰·特朗布尔(JohnTrumbull)为自己的父母——康涅狄格州总督乔纳森·特朗布尔(JonathanTrumbull)夫妇创作的一幅肖像也在展览中,一旁便陈列着总督大人在画作中所穿着的那件蓝色长袍;由芬兰裔美国建筑师和设计师Eero Saarinen设计,Knoll Associates, Inc制造的《子宫椅》(Womb Chair,20世纪)也在展览中,一旁还摆放着日裔美国建筑师、设计师、木工匠人中岛乔治在上世纪50年代制作的木质扶手椅和脚凳。在殖民者来到美国大陆之后,这一时期的设计风格带有显著的欧式血缘。当时英国著名的家具工匠齐本德尔(Chippendale)的产品美洲大陆上流社会风靡一时,称得上美国早期家居设计风格的主流。在比如新英格兰等地当时的家具、装饰物等等,大多做工精巧,有些甚至还采用了几乎失传的木工技法。不过随着新移民的慢慢融入,本地元素也逐渐出现。比如展览中的一张来自密西西比麦迪逊县的书桌,大约制作于1870年代,出自一位名为William Howard的匠人——他曾经是种植园奴隶,因此这张书桌上雕刻着各种劳动工具:铲子、凿子、水桶、熨斗、剪刀甚至搓衣板,而桌子腿上则用烟叶图案装饰。此外,由于在新大陆上开疆拓土的需求,功能性的设计也渐渐冲淡了欧式的贵族气息;而一代一代新的美国人更是甩掉了父辈原生文化的包袱,更看重舒适自然,这亦是美式设计的核心基础所在。
展览现场
到了20世纪,设计风格的多元化更是与世界同步。20世纪初叶源自英国的工
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也影响到了美国。一时间,贴近自然,注重手工艺,反对量产成为风潮。比如Harvey Ellis在1903年为Gustav Stickley设计的橡木椅柜系列,其上镶嵌铜和锡的纹饰,简洁大气又不失细节精致。
装饰艺术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也迎来了辉煌。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步入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时期,艺术、音乐、时尚、电影和文学等领域充满活力,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品味也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过渡。金属管、几何纹样,还有镜面元素成为了设计师们的新宠。当然装饰艺术风格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更是有目共睹,比如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大约1775年的丝绸鞋。
1940年代,功能主义已在美国牢固地建立起来了,据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早年包豪斯的领袖人物格罗披乌斯、米斯、布劳耶、纳吉等先后到了美国,并把持了美国的设计教育界,从而把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传播到了美国。但随着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注重效率的功能主义和现代主义设计简直就是生逢其时。时代的沃土培育出Norman Bel Geddes还有Raymond Lowey这样的工业设计巨星。不用看展览,看看我们身边就够了——这个时期的设计迄今仍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查尔斯·伊姆斯(Charles)和蕾·伊姆斯(Ray Eames)夫妇在1950年代设计的那把著名的DSW伊姆斯休闲椅,就算你家中没有配备上几把,也总能在某个餐厅或者咖啡馆见到它。
Jane Naomi Strong Welles(1814-1885)设计的地毯,1829年
《极致辉煌:重新发现美国设计》展览的设计故事讲到20世纪中期为止。在那之后,美国设计又经历了嬉皮、后现代、极简、绿色可持续、手工定制等等时代。或许这之后的故事就真的不能用《美国》两个字来限定了——在这个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里,越来越多的是无国界的共同经历。
由十八世纪织物制成的连衣裙,1840
文章标题:美国设计的再发现
本文栏目:集藏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