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 魏光庆&amp傅中望 |
---|---|
展览时间 | 2019-05-18 - 2019-06-27 |
展览机构 | 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 |
策展人 | Tayfun Belgin 冀少峰 |
参展人员 | 傅中望 魏光庆 |
魏光庆&傅中望简介
由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与德国哈根市欧斯特豪斯国立美术馆共同主办,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与德国哈根欧斯特豪斯国立美术馆馆长泰丰 贝尔京博士策划的魏光庆和傅中望双个展即将于5月18日在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开幕.
傅中望、魏光庆出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历经20世纪后半期波澜壮阔、风雷激荡的岁月,那是一个不断革命,亦是不断告别革命的年代,重要的历史节点构成了他们的成长经历,也给他们的视觉叙事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冷战的铁幕,柏林墙倒塌,两大阵营的解体,全球化侵袭,他们在历史的大变局中经历着20世纪的精神文化,并非常幸运地进入了21世纪。
他们的视觉表达,不约而同地表达出这么一种倾向,能够从中国的文化母题出发,并彰显出一种中国式力量、智慧、经验。他们亦亲历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重回世界秩序的事实。
傅中望以木质构造的榫卯书写着自我对艺术和人生的真诚思考。他以一种从传统中转换出的当代的情理与韵致,去构建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这些视觉表达不仅散发着一种精心打造的“粗糙感”,而各种木构之物的榫嵌、抽离、并置、交错、融合……于杂乱中透露着一种细密,于无序中又有着精心的调度,于朴素平淡的讲述中,诉说着生活中的痛苦、压抑与艰辛,艺术中的生命激情与想象,科技中的压迫与奴役,及对世界和平的向往。而视觉表达背后的人与人、人与社会、自然、人在新的社会形态下的真实处境,才是其叙事的关键所在。
魏光庆的视觉图象表达,带有强烈的社会主义经验的视觉特质。他的视觉叙事路径,一方面源于传统文化的滋养,另一方面20世纪60~70年代的流行图像,也使其视觉表达呈现出的不仅仅是对历史传统的思考,更侵润着的是对现实的生存境遇的关注。他透过传统的文化符码和流行的图像,再去对其生命的印迹和生存的痕迹进行描述与回顾,在再现其生存经验的同时,亦回应着激变的社会结构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现实的变化。而其对历史文化符号和流行元素的利用,也使其视觉表达始终充溢着的是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当代的思考。
傅中望、魏光庆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透过他们两个人的视觉讲述,阅读者可以体察感知到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所带来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变化。
而波恩当代艺术馆持续不断地对当代艺术个案的学术追踪与研究,亦为当代艺术的前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谨祝展览圆满。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
2019年5月8日下午2:50于东湖三官殿
木枪(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7
装置, 木, 1000x220x480mm
艺术家:
傅中望
十种关系(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4
装置, 木, 每件420x300x60mm
艺术家:
傅中望
金瓶梅No.42(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0
版画, 丝网版画, 1000x1200mm
艺术家:
魏光庆
大木作(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4
装置, 雕塑, 可变尺寸
艺术家:
傅中望
展出经历开物——傅中望
(个展)泉空间 (中国 北京市)
对照-朱子治家格言 1-12(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雕塑, 镜面不锈钢, 700x900x12件mm
艺术家:
魏光庆
红墙-金钱至上(系列:无系列作品), 2000
绘画, 布面油画, 1580x2880mm
艺术家:
魏光庆
文章标题:魏光庆&amp傅中望
本文栏目:展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