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

2019-12-24 05:33
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简介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荣幸宣布呈现展览“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展览将于2019年10月30日至2019年12月30日期间呈现艺术家拉尔夫·贝克尔...
展览名称 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
展览时间 2019-10-31 - 2019-12-30
展览机构 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策展人 张尕
参展人员 Ralf Baecker、Arthur Ganson、Martin Howse、李学智、Fito Segrera、张画

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简介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荣幸宣布呈现展览“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展览将于2019年10月30日至2019年12月30日期间呈现艺术家拉尔夫·贝克尔、亚瑟·甘森、马汀·豪森、李学智、菲托·塞格雷拉、张画的作品。

1956年,伦敦白教堂画廊举办了一场轰动一时的展览,名为“这就是明天” (This is Tomorrow)。其中,《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变得如此不同,如此迷人?》(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系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跟据他与自己的艺术家及建筑师朋友约翰·麦克海尔(John McHale)、约翰·沃克尔(John Voelcker),共同创作的装置作品所作的拼贴画。拼贴画不仅被复制为展览的宣传海报,随之也成为了一个多多益善的消费主义时代的标示,并成为其文化祭司 —— 横贯大西洋两岸的波普艺术运动 —— 的代名词。

艺术家于1990年讲述了他创作该作品的动机:“这件拼贴画在‘这就是明天’这样一个试图囊括正在朔造着战后英国走向的各种影响的说教式的展览中也扮演着一个说教的角色。我们似乎正在走向光明的未来,我们以星空般的信心拥抱变化万千的高科技世界。乐观主义的巨浪将我们带入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每个时代都有其未来,而未来则永远是现在,正如“这就是明天”这样屡试不爽的老生常谈总能审时度势一般。如果说1950年代中期洋溢着对技术文化式资本主义的热望,那么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则早已感同身受地沉溺在对所有计算机商品欲壑难填的消费之中。从增强现实到虚拟现实,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我们已永远陷于数字革命喧嚣的漩涡和认知资本主义被加密的喃喃声中。未来再一次来到。

展览“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取名几近这件曾启示过一个时代的作品标题,通过展现艺术家自创技术与批判性技术所成就的代表性作品,召唤一个抗议的幽灵,去抵御流行、时髦和市场,以此来疏解技术的效用性,干扰其功能性,篡夺其熟悉性,从而对当前无孔不入的技术流行主义进行反思及批评。为企业与机构利益所绑架的技术流行主义并往往出于政治投机而一味地将艺术与技术苟合。

展览作品包括遭遇《人工直觉》时那种诡异的机器抚摸;一个焦躁地踩着踏板,貌似老式唱机一般的缝纫机(《造物》)。

最后,一个新奇器械意在见证宇宙的开端。《目睹大爆炸》(Beholding The Big Bang)是一个试图以138.2亿年(宇宙的历史)为一个旋转周期的精湛发明。从科学的揣测来看不妨是自圆其说,对我们的经验世界来讲则不可理喻。

这些计算机时而鲜有意义的举措,时而令人困惑的使命,还有时躁动不安的气性也使得它们获得了具有自我意志的鲜活生命。

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

造物(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9

装置

艺术家:

李学智

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

人工直觉(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装置, 雕塑

艺术家:

张画

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

目睹大爆炸(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9

雕塑, 装置

艺术家:

Arthur Ganson

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

生成的形态(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雕塑, 人工智能雕塑

艺术家:

Fito Segrera

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

计算空间(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装置, 雕塑

艺术家:

Ralf Baecker

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

测试执行主机(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6

装置, 图灵机装置

艺术家:

Martin Howse

相关展览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