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 埃德·克拉克——扩展图像 |
---|---|
展览时间 | 2020-09-28 - 2021-01-10 |
展览机构 | 豪瑟沃斯画廊 |
参展人员 | Ed Clark |
埃德·克拉克——扩展图像简介
作为纽约画派的先驱,埃德·克拉克(Ed Clark,1926 - 2019)通过创造性地使用纯色、抽象形式与颜料迷人的材料性,推动了美国抽象艺术语言对表现主义的超越。继豪瑟沃斯近期在纽约展出克拉克创作于2000年至2013年的绘画作品之后,「扩展图像」(Expanding the Image)是画廊在洛杉矶为这位艺术家举办的首场展览。展览呈献克拉克在1960年至1980年间创作的作品;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克拉克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并进一步拓展了抽象艺术的语言。
此次展览体现了克拉克标志性风格的成熟,而这种风格则脱胎于他在1950年代末所开创的两项突破性的技术:使用推帚来处理颜料以及对异形画布的发明。这两项创新可算是克拉克七十年职业生涯中的核心,也帮助他完成了对欧洲现代主义与纽约抽象表现主义的融合。克拉克的画作被许多重要的美国博物馆永久收藏,包括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他的作品最近也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巡展「国家的灵魂:黑人权力时代的艺术 1963-1983」(Soul of a Nation: Art in the Age of Black Power 1963 – 1983)中进行了展出,并广受好评。此次豪瑟沃斯洛杉矶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希望能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到艺术家在抽象表现主义历史中地位及其对美国艺术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关于展览
1956年克拉克居于巴黎时,得以远离美国的种族歧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为抽象绘画开辟了新天地。他将画布铺在地上,再用推帚将颜料在画布上推开——他称之为「横扫」。他是第一位如此创作的艺术家,这一特别的手法创造了全新的笔触,让克拉克能够以巨大的能量与速度在大片区域上作画,画出笔直的线条,展现手绘与标准画笔都难以达到的效果。在1997年的采访中,克拉克如此描述推帚作画的物理强度:“就好像快速切开了什么,推帚赋予你速度。也许这只是心理因素,感觉可以像是切开任何东西。”
1956年底,克拉克回到纽约,成为了下城区艺术圈的一员。他和艾尔·赫尔德(Al Held)、萨尔·罗马诺(Sal Romano)、约翰·克鲁史尼克(John Krushenick)、乔治·舒可曼(George Sugarman)以及罗纳德·布莱顿(Ronald Bladen)于东村十街画廊群落联合创立了布拉塔画廊(Brata Gallery),旨在改变当代艺术创作与展览的方式。随后的十年间,克拉克以推帚技巧在画作中制造出一种「冲动」,这些作品中的力量与光辉能够在此次参加豪瑟沃斯洛杉矶艺术中心展览的作品《无题》(Untitled,1960)、《移动》(Locomotion,1963)与(Untitled,1964)中见到。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克拉克在纽约的布拉塔画廊,向世人介绍了成形画布——这也是记载中成形画布首次于美国出现。
1968年,克拉克借住在同为艺术家的朋友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于法国弗特伊(Vétheuil)的家中,开始创作一些椭圆形、模仿人类眼睛的画作。“我喜欢不断扩展的图像,”艺术家表示,“而扩展图像的最佳方案就是利用椭圆形。”在13英尺长的椭圆画作《无题》(Untitled,约1970)中,他活用形状与颜色,将横向的条状色彩混合拓展,挑战矩形画作的传统,拒绝姿态与硬边抽象的分类。克拉克并没有止步于此,他随后将椭圆与方形的画布结合,这件意义深远的《整合椭圆 #1》(Integrated Oval #1,1972)作品1973年在惠特尼美术馆展出,艺术家本人形容它是“最后几件还有椭圆形出现的作品”。在他之后的艺术生涯中,克拉克环游世界,观察陌生自然风景中光与色的微妙变化。1971年,克拉克在希腊克里特拜访了另一位艺术家朋友杰克·惠滕(Jack Whitten)。他在那里被地中海的光影氛围所折服,作品也受到影响,开始出现更多淡雅柔和的色彩,为他的艺术创作添加了更多微妙的细节。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卡尔·达令·巴克教授(Carl Darling Buck Professor)达比·英格力什(Darby English)在他最近出版的《1971:色彩生命中的一年》(1971: A Year In the Life of Color)一书中特别提到了克拉克在70年代对色彩的实验,“那个时期,克拉克作品之所以如此特殊,并不仅仅是色彩中令人愉快的开放性,还有表现十分精巧的浓烈感。色彩、色块与大刀阔斧的笔触,以及方向、留白和决断力,这些元素以极高的密度互相协调,远超我们所能看到的表面。这是技巧的展示,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源于艺术家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克拉克灵活运用他在前半生所掌握的工具与技巧,这些早期突破性作品持续影响了他之后三十年的创作,而他正是在这三十年间,以推帚和颜料这种简单的元素打破传统,带来全新的创作手法。
2019年《午餐杂志》(Luncheon Magazine)刊登了一篇对克拉克作品的评论,著名艺术家格兰·里根(Glenn Ligon)如此写道:“对于我来说,偶尔画出一幅好作品并不难——但像克拉克这样连续七十年创作伟大作品就是另一回事了。如今,他和同侪艺术家们——例如杰克·惠滕、梅尔·爱德华兹(Mel Edwards)与山姆·基里安(Sam Gilliam)、弗兰克·保灵(Frank Bowling)与奥华徳纳·品徳尔(Howardena Pindell)——已受到公众的认可,但在当时,他们的作品并未得到广泛的展览与收藏。可就算克拉克一生面临如此之多的挑战,他依旧每天早上起床,一如既往地去工作室创作。”
关于艺术家
埃德·克拉克1926年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并在芝加哥度过了他的成长时期。他曾应召入伍参加了美国空军,后又于二战期间在关岛服役。借助军人安置法案,克拉克先后在芝加哥艺术学院(1947-1951)与巴黎大茅舍艺术学院(1952)就读,并师从路易斯·瑞特曼(Louis Ritman)与爱德华·戈尔格(Edouard Goerg)等人。在戈尔格的鼓励下,克拉克长时间地在巴黎周围的美术馆中学习现代主义艺术家和经典大师们的作品。受到于俄罗斯出生、后生活在巴黎的艺术家尼古拉·德·斯塔埃尔(Nicolas de Staël)的启发,他发现了姿态与硬边抽象的可能性,而他1950年代的画作也明显地受到了斯塔埃尔的影响:画面上流溢着大面积的感性笔触。在巴黎期间,克拉克的交游之中不仅有其他美国侨居画家,如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和山姆·弗朗西斯(Sam Francis)等人,还有一批在祖国受到种族歧视、但在巴黎找到自由的重要非裔美国艺术家。1957年,克拉克移居纽约,在此后十年间成为了下城活跃的艺术场景中的一员,并于东村十街画廊群落联合创立了由艺术家合作运营的布拉塔画廊。从1960年末直到近期,克拉克一直来往于纽约与巴黎之间,并广泛游历了墨西哥、巴西、北非与希腊等地。2019年,克拉克于底特律家中逝世,享年93岁。“无论我做什么,”艺术家曾说过,“没有一天我的身份不是一个艺术家。”
银色条纹(系列:无系列作品)
绘画, 约1970年代,丙烯酸 画布, 3038x4223mm
艺术家:
Ed Clark
无题(系列:无系列作品), 1960
绘画, 丙烯酸 画布, 1540x1114mm
艺术家:
Ed Clark
整合椭圆 #1(系列:无系列作品), 1972
绘画, 丙烯酸 画布, 2896x4410mm
艺术家:
Ed Clark
移动(系列:无系列作品), 1963
绘画, 油彩 画布, 1927x3696mm
艺术家:
Ed Clark
文章标题:埃德·克拉克——扩展图像
本文栏目:展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