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 特罗拉马——逆流 |
---|---|
展览时间 | 2023-05-20 - 2023-06-30 |
展览机构 | 马凌画廊 |
主办单位 | 马凌画廊 |
参展人员 | 特罗拉马 |
特罗拉马——逆流简介
马凌画廊于田湾工作室空间荣誉呈献特罗拉马个展“逆流”,展出印尼艺术家小组新近创作的多件绘画、光栅画、互动雕塑、装置及影像作品。此次展览持续探索特罗拉马长期关注的多个主题,包括数字经济及玩乐与劳作的界线等,从浩瀚数据中抽取富有个人及亲密意味的踪迹,揭示社交媒体以及幸福制造工业的底层结构。
与此次展览同名的装置作品《逆流》使用了一组喜马拉雅盐灯;特罗拉马将这种被视作有净化及疗愈功效的灯具沿墙面悬挂,灯具的开关则是由从推特社交平台抓取的标签所决定:所有使用了#power的推特文章将被艺术家小组使用的程序转译为二进制序列,让作品随之闪烁。此件装置作品体现了特罗拉马对模拟及数字技术关系的长期兴趣,在展览中其他探索了思辨或投机行为的作品上笼罩了一层富有个人意味的光芒。
受孩童玩耍经验启发而创作的《巡游》是一件使用了497块动力沙模块的蜿蜒雕塑,每一块太空沙上均印有特罗拉马多年来反覆使用的主题形象——小组成员菲比·贝比罗斯的眼睛(这眼睛也曾出现在2010年创作的《冗余》等作品中)。从上方看去,《巡游》整体展现了推特公司在2014年5月1日的股票市值走势;通过将国际节日(劳动节)期间的社会运动与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相联系,《巡游》检视了社交媒体为公共利益作出贡献或实施剥削行为时扮演的角色。
除此之外,七幅使用了木棉纤维(印尼地区传统床上用品的主要材料)的“富足”系列漆面绘画作品也配有推特公司的“蜡烛线”图,反映了社交媒体的伪享乐主义倾向及审美特质。
《亲爱的噢亲爱的 #4》及《亲爱的噢亲爱的 #5》墙面作品直接探讨了社交媒体的享乐—劳动矛盾:特罗拉马在考勤纪录打孔卡上通过烫金印刷工艺添加图案,以此类比工人打卡上下班及社交媒体用户“打卡”生成数据的社交行为。特罗拉马认为,被许诺为休闲享乐形式的社交媒体事实上从来就是一种(非)自愿的劳动形式,对贪婪、无法逃脱的数据经济作出贡献。打孔卡的特殊历史意义——数字技术早期发展史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数据录入形式——也进一步复杂化了享乐=劳动的矛盾等式。
新近影像作品《匿名》展示了另一种更为时髦的“打卡”方式:在手机屏幕上摩挲的手指。特罗拉马在影像作品中用拖布清洗飘浮的手指,将此种荒诞的景象与当代仪式性或精神性净化活动相联系,反思净化与排毒行为的必要性。
“逆流”展览中另外两件通过推特文章标签激活的作品为装置作品《竞赛触发器》及行为表演作品《资产置换》。《竞赛触发器》在特制三角架上安装了一个橡胶马头面具、一台扬声器以及一个屏幕;屏幕实时抓取使用标签#contest的推特文章,每篇文章激活不同的孩童声音,通过马头面具传播合唱式的音乐元素。《资产置换》则是在展览期间定期进行的表演性作品:在手腕上佩戴特制设备的表演者将在设备每次抓取#pleasure标签时感受震动,并在此时拍掌。
于马凌画廊田湾工作室空间12层展出的是一系列“玩乐笔记”光栅画作品。作品中的图像结合了打孔卡元素、印尼传统床单纹样、新鲜兰花的图像——兰花是金融权力最典型、典雅的象征物,但过期即弃——以及来自特罗拉马个人信息库的资料,包括收据、发票等纪录了艺术组合各成员经济活动的资料。通过揭示底层结构元素并将其转化为复杂的审美形式,“逆流”展览检视了当代人被工具化、异化的过程,想像了别样的、自由且具有激进意义的玩耍形式。
文章标题:特罗拉马——逆流
本文栏目:展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