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 逍遥山水——顾平书画展 |
---|---|
展览时间 | 2018-09-28 - 2018-10-11 |
展览地址 | 徐州美术馆 |
逍遥山水——顾平书画展
开幕:2018年9月28日上午9:00
展期:9月28日-10月11日
地点:徐州美术馆1/2/3号展厅
主办单位:
徐州市委宣传部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
承办单位:
徐州美术馆
支持单位:
中国美术报
中国环太湖艺术城
江苏画店
央视国学频道
《收藏投资导刊》杂志社
江苏综艺集团
中梁地产苏沪区域集团淮海区域公司
《夏日酒消凉》
《竹林七贤》
《夏日酒消凉》
人在天地间 136cm×68cm 2018年
岩松斜阳 68cm×136cm 2015年
《诫子书》
空山 200cm×100cm
景仰之行
徐州是历史文化古城,自彭祖始,悠悠六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汉王朝在中华史上地位极其重要,汉族,是汉王朝赋予我们的尊称,两千年来被世界各国认可和尊敬。
两汉历时四百年,独尊儒学,孝道为纲,成为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的行为准则。君臣父子之道在汉代始终奉行有着历史的必然和存在的价值。
汉代男儿跃马扬鞭,浴血沙场。忠臣良将卫青、霍去病,马踏飞燕战匈奴,虎威漠北报君王。霍去病英年早逝,汉武帝悲伤之余,为其建祁连山之墓形,置石马石象石虎为其守陵,这是君王对英雄的敬与“孝”,却在无意中成就了中国美术史上最著名的意象雕塑,也是中国美学思想“写意”的体现。
徐州是汉代楚王的封地,共有十三位楚王和五个彭城王,这座城市无疑蕴藏着汉文化之厚和“孝”道之重。两汉“孝”道,视死如生,即死是生的延续,生死是生命的轮回,因而人们对待墓室及祠堂十分看重,于是墓室壁画、画像石出现了,它刻绘着已故之人的生平及历史典故。
汉代绘画保存下来的极少,除湖南长沙马王堆帛画外,也只有墓壁画和画像石存世,而画像石非彭城莫属,霍墓石雕的写意精神在画像石上同样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汉代的气派,也是汉文化的精神旨向,虽然汉画不多,但在汉后的魏晋绘画中能见一斑。
汉风存晋,魏晋之风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新篇章,魏晋风骨实为中国士族文人的楷模,讲人的真实,展个性的秉悟,追寻人与自然的和谐,“临春风,思浩荡,望秋水,神飞扬”是晋人的风范,东晋顾恺之的绘画有着画像石同样的洒脱,他的“女史箴图”灵动的线条与节奏和汉画像石及汉代墓壁画异曲同工,这是汉代时尚气派的艺术转换,绘画只是形式,艺术的形式离不开精神主导,汉风浩荡,魏晋风流,两朝文化的联结,传承是必然的。
魏晋文化上承秦汉,下启唐宋,晋人的山水自然观表现的是人性中的本我,一种与天地融和、个性释放的生命观。艺术抒发的是情怀,绘画则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图象形式,它涵盖着对心仪人文的崇拜,是精神的归宿。
而我自1994年画完第一幅《竹林七贤》后,一直在探索汉末与六朝这段人文历史,我在当下,不能穿越,但我善画。我把我的人物山水画称之为“逍遥山水”,这是对魏晋胜流的一种理解与景仰。
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对晋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此次画展是我对汉文化彭城的景仰之行、探访之行,希望大家喜欢拙作并予以指正。
顾平2018年7月30日于北京
顾平,中国国家画院画家、研究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硕士生导师、《中国画院史》执行副主编。曾任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
其《竹林七贤》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兰亭序》获江苏省建国五十周年优秀奖、《兰亭修禊》获2006年中国画展优秀奖。曾在北京、南京、无锡、常州、南通、泰州、济南、潍坊、青州、威海及日本、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澳门举办个书画展。出版著作《绘事文存》《中国古代宫廷画院考略》《中国现代美术史》(参著)。发表具有重大影响的论文有:《汉代美术中的伦理精神及其典范意义》《中国书画笔墨章法之共性》 《两汉魏晋南北朝宫廷绘画考略》《宋代画院制度与<清明上河图>创作》《明代宫廷绘画成的艺术成就》《清代乾隆朝画院绘画状况探究》等。
文章标题:逍遥山水——顾平书画展
本文栏目:展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